DB21/T 3847-2023标准深度解析,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全解
《DB21/T 3847-2023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涵盖养殖环境、虾苗选择、饲养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小长臂虾稻田养殖的产量与质量,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稻田养殖这一兼具高效与环保特性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受到重视,小长臂虾以其鲜美的肉质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稻田养殖小长臂虾的模式亦成为新兴的养殖潮流,为了规范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我国正式颁布了DB21/T 3847-2023《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为养殖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标准背景
DB21/T 3847-2023《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是在我国多年稻田养殖实践基础上,融合现代养殖技术,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率,确保消费者餐桌上的食品安全。
养殖环境
- 稻田选择:宜选择水源充沛、水质优良、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的稻田进行养殖。
- 水源要求:水源需满足小长臂虾的生长需求,pH值保持在6.5-8.5之间,溶解氧含量需大于5mg/L。
育苗技术
- 亲虾选择:选择健康、无病无伤、繁殖能力强的亲虾进行繁殖。
- 繁殖方法:采用人工繁殖,包括亲虾选择、配对、孵化等环节。
- 苗种培育:孵化后,将苗种置于育苗池中,进行淡化处理,培育至适宜放养规格。
养殖技术
- 放养密度:根据稻田面积、水源、水温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 饲料投喂:投喂优质配合饲料,根据虾的生长阶段和摄食情况,调整投喂量。
-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水质稳定,防止水质恶化。
- 病害防治:加强病害监测,发现病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收获与加工
- 收获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虾的生长情况,确定收获时间。
- 收获方法:采用捕捞工具进行捕捞,确保虾体完整。
- 加工方法:采用冷冻、保鲜等加工方法,延长虾的保质期。
标准实施与推广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高养殖户对标准的认识。
- 技术指导与服务: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养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监管力度:加强对养殖户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 产学研结合:鼓励科研机构、企业、养殖户共同参与标准制定与实施,推动稻田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DB21/T 3847-2023《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小长臂虾稻田养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保障消费者餐桌安全,助力我国稻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