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DB21/T 3840-2023解读,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升级

团体标准 602
《DB21/T 3840-2023》解读,辽宁省出台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该规范明确数据交换接口标准,实现冷链食品全程可追溯,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确保冷链食品从生产、加工、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实现安全可追溯,辽宁省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DB21/T 3840-2023),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探讨其对辽宁省冷链食品安全产生的积极影响。

辽宁省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DB21/T 3840-2023解读,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升级,辽宁省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DB21/T 3840-2023解读,推动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升级,2,食品安全,2023,第1张

《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概述

《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DB21/T 3840-2023)是辽宁省为加强冷链食品安全追溯工作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规范致力于规范冷链食品安全追溯的数据交换接口,提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效率,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规范的主要内容

数据交换接口设计

规范明确了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的设计原则,包括接口的命名规范、数据格式、传输协议等,数据格式采用XML、JSON等通用格式,传输协议采用HTTP、HTTPS等协议,确保数据交换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规范规定了冷链食品安全追溯应交换的数据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1. 生产环节:生产日期、生产批次、生产单位等。
  2. 加工环节:加工日期、加工批次、加工单位等。
  3. 运输环节:运输日期、运输批次、运输单位、运输路线等。
  4. 销售环节:销售日期、销售批次、销售单位、销售地点等。
  5. 检验检测环节:检验检测项目、检验检测结果、检验检测机构等。

数据交换流程

规范明确了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的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处理、传输、存储、查询等环节,规范还要求具备数据加密、脱敏、备份等功能,确保数据安全。

规范的实施意义

提高食品安全效率

DB21/T 3840-2023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辽宁省食品安全效率,通过数据交换接口,政府部门可以快速获取冷链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的信息,实现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置食品安全风险。

促进企业自律

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冷链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并按照规范进行数据交换,这有助于企业提高自律意识,加强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范的实施,使得消费者可以方便地查询到冷链食品的详细信息,包括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食品来源,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保障自身权益。

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辽宁省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通过提高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水平,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增强消费者信心,促进冷链物流行业持续发展。

《冷链食品安全追溯数据交换接口规范》(DB21/T 3840-2023)的发布,为辽宁省冷链食品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辽宁省冷链食品安全水平将不断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

标签: 2食品安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