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271-2023标准下有机肥活性大肠杆菌PMA-q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本研究基于DB12/T 1271-2023标准,探讨了PMA-qPCR法在有机肥中活性大肠杆菌快速测定的应用,结果表明,PMA-qPCR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有机肥品质检测提供了有效手段。
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生产过程中,有机肥料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其中活性大肠杆菌便是常见的污染源之一,活性大肠杆菌的污染不仅会削弱有机肥料的质量,还会对土壤环境及农产品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对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基于DB12/T 1271-2023标准的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快速测定方法——PMA-qPCR法的应用。
PMA-qPCR法原理
PMA-qPCR法(PMA-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基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荧光染料标记的探针与靶标DNA结合,在PCR扩增过程中产生荧光信号,从而实现对靶标DNA的定量检测,PMA-qPCR法具有以下显著优势:
- 高灵敏度:PMA-qPCR法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靶标DNA,达到皮克级别。
- 高特异度:该方法具有高度特异的选择性,能够精确识别和检测目标DNA序列。
- 快速:PMA-qPCR法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检测,通常在2小时内即可获得结果。
- 自动化:PMA-qPCR法可以采用自动化仪器进行操作,大幅提高检测效率。
DB12/T 1271-2023标准与PMA-qPCR法
DB12/T 1271-2023是我国首个针对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检测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指标限值及检验规则,PMA-qPCR法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技术,在DB12/T 1271-2023标准中得到应用。
PMA-qPCR法在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
- 采集样品:按照DB12/T 1271-2023标准,采集有机肥料样品,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均匀性。
- 样品制备:将采集的有机肥料样品进行适当稀释,以便于后续的PCR扩增。
PCR扩增
- 引物设计:根据DB12/T 1271-2023标准,设计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探针,针对活性大肠杆菌的特有序列。
- PCR反应体系:按照PMA-qPCR法,配置PCR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引物、探针、dNTPs、Taq酶等。
- PCR扩增:在PCR仪上进行扩增,扩增条件根据引物和探针的特性进行优化。
数据分析
- 荧光定量:通过荧光定量仪检测PCR扩增产物,获得荧光信号。
- 数据分析:根据荧光信号强度,计算出活性大肠杆菌的DNA含量,并与DB12/T 1271-2023标准中的限值进行比较,判断样品是否合格。
本文基于DB12/T 1271-2023标准,探讨了PMA-qPCR法在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PMA-qPCR法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快速等优点,为有机肥料中活性大肠杆菌的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PMA-qPCR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为我国有机肥料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