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DB54/T 0032标准,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施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54/T 0032-2023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介绍了丝瓜在保护地环境下的种植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旨在提高丝瓜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设施蔬菜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丝瓜,作为我国重要的蔬菜品种之一,不仅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市场需求亦旺盛,为了提升丝瓜设施化生产的品质与效益,我国制定了《DB54/T 0032-2023 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为广大种植者提供参考与指导。

2023年DB54/T 0032标准,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施指南,2023年DB54/T 0032标准,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施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54/T 0032-2023 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丝瓜在各类保护地环境下的生产,包括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

产地选择与规划

  1. 产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灌溉便利、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病虫害发生较少的地区。
  2. 规划:依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及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丝瓜种植面积,确保种植密度适宜。

品种选择与处理

  1. 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品质优良的丝瓜品种。
  2. 处理:播种前进行消毒处理,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3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栽培技术

  1. 整地施肥:深翻土壤,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30公斤。
  2. 播种:采用直接播种或育苗移栽方式,播种时保持行距1.5米、株距0.5米,播种深度2-3厘米,育苗移栽时,苗龄控制在30-40天,移栽时注意保护根系。
  3. 定植:选择晴朗天气进行定植,保持行距1.5米、株距0.5米。
  4. 田间管理: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及时除草,预防病虫害发生;适时追肥,一般追肥3-4次,分别在缓苗期、盛花期、结果期进行。

病虫害防治

  1. 病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农业防治包括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田间杂草等;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等生物防治病虫害;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等。
  2. 虫害防治: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如设置黄板、蓝板等诱虫板;生物防治利用瓢虫、捕食螨等天敌防治害虫;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等。

采收与销售

  1. 采收:丝瓜成熟后,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采收时注意保护果实。
  2. 销售:对采收的丝瓜进行分级、包装,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DB54/T 0032-2023 丝瓜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为丝瓜设施化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广大种植者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提高丝瓜产量与品质,推动丝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强规程的宣传与培训,提升种植者的技术水平,为丝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