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171.3-2023粮食节约减损规范解析,加工环节关键要点
《DB11/T 2171.3-2023》详细解析了粮食加工环节的节约减损规范,该标准旨在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设备效率、加强管理等多方面措施,减少粮食加工过程中的损耗,确保粮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粮食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为保障粮食安全,减少粮食浪费,我国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DB11/T 2171.3-2023《粮食节约减损规范 第3部分:加工环节》标准,本文将围绕该标准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等方面进行详尽解读。
标准背景
粮食浪费问题在我国由来已久,据统计,我国每年粮食浪费量高达1.3亿吨,其中加工环节的浪费量占比尤为显著,为了提升粮食利用效率,降低粮食浪费,我国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DB11/T 2171.3-2023标准,旨在规范粮食加工环节,全面提升粮食节约减损水平。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粮食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中应采取的节约减损措施,适用于粮食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及评价。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粮食加工环节中常用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界定,如“粮食加工”、“粮食损失”、“粮食浪费”等,以确保各方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有效沟通。
技术要求
- 原粮处理:要求企业对原粮进行严格筛选,剔除杂质和不合格品,确保加工质量。
- 加工工艺:规定加工工艺参数,如温度、湿度、压榨压力等,以确保加工过程稳定,降低损失。
- 设备选型:要求企业选用符合国家标准、节能环保、易于操作的设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
- 储存与运输:规定粮食储存、运输过程中的温湿度控制、防潮、防霉等措施,减少粮食损失。
- 废弃物处理:要求企业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实现资源化利用。
管理
- 企业内部管理:企业应建立健全粮食节约减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职责,定期对粮食加工环节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政府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粮食加工企业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有效实施。
实施意义
- 提高粮食利用率:通过规范粮食加工环节,降低粮食损失,提高粮食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优化加工工艺、提高设备性能、减少能源消耗等措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 促进绿色发展:推动粮食加工企业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 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粮食加工企业节约减损水平,有助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DB11/T 2171.3-2023《粮食节约减损规范 第3部分:加工环节》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我国粮食加工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企业应积极落实标准要求,加强自身管理,共同推动粮食节约减损事业的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