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50/T 1456-2023食品安全抽检样品管理规范全解析

团体标准 602
新标准DB50/T 1456-2023对食品安全抽检样品管理进行全面升级,规范了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流程,强调实验室检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抽检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公众饮食安全。

随着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了强化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规范样品管理,确保抽检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我国于2023年正式颁布了《食品安全抽检样品管理规范》(DB50/T 1456-2023),本文将对此规范进行详尽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企业和个人更深入地理解和贯彻执行。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公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我国政府不断加强食品安全抽检力度,在实际工作中,样品管理不规范、抽检过程不透明等问题依然存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样品管理规范显得尤为迫切。

适用范围

DB50/T 1456-2023适用于我国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等在食品安全抽检过程中对样品的管理。

样品采集

  1. 采样前准备:采样人员需熟悉样品采集方法、注意事项及法律法规,确保样品采集的合法性与合规性。
  2. 采样过程:采样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采样,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完整性与安全性。
  3. 样品标签:采样后,应在样品标签上注明样品名称、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人员等信息。

样品运输

  1. 运输工具:应使用符合要求的运输工具,确保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
  2. 运输条件:根据样品特性,选择适宜的运输条件,如冷藏、常温等。
  3. 运输记录:运输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运输时间、运输温度、运输人员等信息。

样品储存

  1. 储存条件:根据样品特性,选择适宜的储存条件,如冷藏、常温等。
  2. 储存设施:储存设施应满足样品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通风等。
  3. 储存记录:储存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储存时间、储存温度、储存人员等信息。

样品检验

  1. 检验机构:应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样品检验。
  2. 检验项目:根据样品特性和要求,确定检验项目。
  3. 检验方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方法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处理

  1. 检验报告:检验机构应出具检验报告,明确检验结果。
  2. 不合格样品处理:对不合格样品,应依法进行处理。

规范实施与监督

  1. 实施主体: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等应按照DB50/T 1456-2023的要求,加强样品管理。
  2. 监督: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样品管理工作的监督,确保规范的实施。
  3. 人员培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检验检测机构等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样品管理水平。

DB50/T 1456-2023《食品安全抽检样品管理规范》的发布,为我国食品安全抽检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各相关主体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规范,共同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标签: 2食品安全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