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853-2023,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技术规程,引领茶叶品质升级与产业飞跃
《DB36/T 1853-2023 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技术规程》新标准发布,旨在提升茶叶品质和推动产业发展,规范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流程,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产品。
平卧菊三七茶,作为中国传统的名优茶之一,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平卧菊三七茶的市场需求亦逐年攀升,为了规范平卧菊三七茶的加工技术,提升茶叶品质,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正式发布了DB36/T 1853-2023《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茶叶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6/T 1853-2023规程概述
DB36/T 1853-2023《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平卧菊三七茶加工的行业标准,自2023年起正式施行,该规程对平卧菊三七茶的原料选取、加工流程、品质要求、检验标准、包装、标签、运输及储存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原料要求
- 原料来源:平卧菊三七茶的原料应选用优质、无病虫害、无污染的平卧菊三七鲜叶。
- 原料质量:鲜叶需新鲜、色泽正常、无破损、无霉变。
- 原料处理:采摘后的鲜叶应尽快进行摊放、萎凋、杀青等处理,以保持茶叶的最佳品质。
加工工艺
- 摊放:将鲜叶均匀摊放在通风、阴凉处,厚度控制在10-15厘米,摊放时间为4-6小时。
- 萎凋:使水分适度蒸发,提高茶叶品质,萎凋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60%-70%,萎凋时间为4-6小时。
- 杀青:通过高温处理,防止茶叶氧化,杀青温度为100-120℃,时间为1-2分钟。
- 揉捻:使茶叶形成条索,提高品质,揉捻时间为15-20分钟。
- 烘干:将揉捻后的茶叶烘干至水分含量降至6%以下,烘干温度为80-90℃,时间为2-3小时。
- 复火:进一步增进香气,复火温度为60-70℃,时间为1-2小时。
质量要求
- 外观:茶叶条索紧结,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鲜爽。
- 内质: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嫩绿。
- 水分:水分含量应控制在6%以下。
- 灰分:灰分含量应控制在6%以下。
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观察茶叶的外观,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 内质检验:通过品鉴茶叶的汤色、滋味、香气等,判断其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 水分检验:采用烘干法测定茶叶水分含量。
- 灰分检验:采用高温灼烧法测定茶叶灰分含量。
包装、标签、运输和储存
- 包装:使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茶叶品质。
- :标签应清晰标注茶叶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 运输:避免光直射、潮湿、碰撞等因素,确保茶叶品质。
- 储存: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处,避免受潮、霉变。
遵循DB36/T 1853-2023《平卧菊三七茶加工技术规程》,将为我国平卧菊三七茶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通过执行该规程,茶叶生产者能够提升茶叶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助力平卧菊三七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消费者在选购平卧菊三七茶时,也可参考该规程,挑选到优质茶叶,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