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1347-2023解读,工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规范推动绿色转型
《DB33/T 1347-2023 解读》发布,规范工业企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助力绿色转型,开启低碳发展新篇章。
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愈发严峻的当下,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在此背景下,浙江省市场管理局正式发布《工业企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规范》(DB33/T 1347-2023),为工业企业碳效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标志着我国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工业企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规范》概述
《工业企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规范》(DB33/T 1347-2023)由浙江省市场管理局发布,旨在规范工业企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工作,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工业企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
规范的主要内容
碳效评估
DB33/T 1347-2023规范明确了工业企业碳效评估的指标体系,涵盖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固废排放、污染治理等方面,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企业碳排放水平。
分级赋码
根据碳效评估结果,将企业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A、B、C、D、E级,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表示企业碳排放水平较低,绿色低碳发展效果显著;E级为最低等级,表示企业碳排放水平较高,需加大减排力度。
评估与分级赋码程序
规范明确了评估与分级赋码的程序,包括企业申报、评估机构评审、公示、赋码等环节,企业需按照规范要求,提交相关材料,接受评估机构的评审,评估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相关部门进行赋码。
规范的意义
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DB33/T 1347-2023规范的实施,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自身碳排放水平,明确减排目标,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有助于政府部门掌握企业碳排放情况,合理配置资源,引导企业转型升级。
提高企业竞争力
绿色低碳发展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实施DB33/T 1347-2023规范,有助于企业提高竞争力,抢占市场先机。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引导企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目标。
实施DB33/T 1347-2023规范的措施
加强宣传培训
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多方应加强DB33/T 1347-2023规范的宣传培训,提高企业对规范的认识和执行力。
完善评估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碳效评估指标体系,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强化政策引导
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实施DB33/T 1347-2023规范,引导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监管
加大对企业实施DB33/T 1347-2023规范的力度,确保规范的有效实施。
《工业企业碳效评估与分级赋码规范》(DB33/T 1347-2023)的发布,为我国工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企业应积极响应,加强碳效管理,为实现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