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种用块茎储藏技术规程发布,助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DB15/T 3378-2024 油莎豆种用块茎储藏技术规程》发布,旨在保障油莎豆产业健康发展,通过规范种用块茎储藏技术,提高油莎豆产量与质量,确保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油莎豆作为一颗新兴的经济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攀升,油莎豆富含营养价值,经济价值高,被誉为“地下花生”,油莎豆种用块茎的储藏问题一直是制约油莎豆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为了规范油莎豆种用块茎的储藏技术,提升储藏质量,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15/T 3378-2024《油莎豆种用块茎储藏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该规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油莎豆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DB15/T 3378-2024《油莎豆种用块茎储藏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油莎豆种用块茎储藏的行业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油莎豆种用块茎的储藏条件、储藏方法、储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储藏效果的评估等方面,旨在提升油莎豆种用块茎的储藏质量,减少储藏过程中的损失,确保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储藏条件
- 温度:油莎豆种用块茎的适宜储藏温度为0℃~5℃,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块茎的储藏效果。
- 湿度:油莎豆种用块茎的适宜储藏湿度为60%~70%,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块茎发生病害或霉变。
- 空气:储藏过程中要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块茎发生缺氧或氧化。
- 光照:油莎豆种用块茎对光照的要求不高,应避免直射光照射。
储藏方法
- 常温储藏:将油莎豆种用块茎放入通风、干燥、避光的储藏室,温度控制在0℃~5℃,湿度控制在60%~70%。
- 冷藏储藏:将油莎豆种用块茎放入冷藏库,温度控制在0℃~5℃,湿度控制在60%~70%。
- 冷冻储藏:将油莎豆种用块茎放入冷冻库,温度控制在-18℃以下,湿度控制在60%~70%。
质量控制
- 入库前:对入库的油莎豆种用块茎进行外观检查,剔除病、伤、烂、残的块茎。
- 储藏期间:定期检查储藏室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情况,确保储藏条件符合规程要求。
- 出库前:出库前对油莎豆种用块茎进行外观检查,剔除病、伤、烂、残的块茎。
储藏效果评估
- 储藏损失率:计算储藏期间油莎豆种用块茎的损失率,评估储藏效果。
- 块茎品质:对储藏后的油莎豆种用块茎进行品质检测,包括外观、水分、蛋白质、淀粉等指标。
- 病害发生情况:统计储藏期间油莎豆种用块茎的病害发生情况,评估储藏效果。
DB15/T 3378-2024《油莎豆种用块茎储藏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油莎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通过规范油莎豆种用块茎的储藏技术,提高储藏质量,降低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有助于推动我国油莎豆产业的持续发展,各相关企业和个人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油莎豆种用块茎的储藏,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