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380-2024规程解读,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检测技术新标准

团体标准 603
《DB15/T 3380-2024》规程详细解析了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的检测技术,该规程规范了病害样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流程,包括病原鉴定、病情评估等关键步骤,旨在提高马铃薯病害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保障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马铃薯,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一员,其种植面积与产量逐年攀升,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作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病害,对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检测技术规程》(DB15/T 3380-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解析,旨在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有力的参考。

《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检测技术规程》(DB15/T 3380-2024)主要对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的检测方法、检测步骤、结果判定及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适用于马铃薯生产全过程中,对镰刀属真菌病害的检测与防治。

检测方法

显微镜观察法

显微镜观察法是检测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的常规手段,通过观察马铃薯叶片、茎秆、块茎等部位的切片,可以确定病原菌的存在。

PCR技术

PCR技术,一种基于分子生物学原理的检测方法,以其高灵敏度、强特异性和简便的操作而备受青睐,该方法通过扩增病原菌的DNA序列,实现对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的检测。

培养鉴定法

培养鉴定法是将马铃薯样品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观察病原菌的生长特征,进而确定病原菌的种类,此方法操作简便,但需一定时间。

检测步骤

样品采集

采集马铃薯叶片、茎秆、块茎等部位的病样,注意样品的新鲜度和代表性。

样品处理

对采集到的病样进行表面消毒,进行切片或提取DNA。

检测方法选择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如显微镜观察法、PCR技术或培养鉴定法。

检测操作

按照所选方法的操作步骤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根据检测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判断马铃薯是否感染镰刀属真菌病害。

数据处理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等数据。

《马铃薯镰刀属真菌病害检测技术规程》(DB15/T 3380-2024)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了有效的病害检测方法,遵循规程,种植者可以准确判断马铃薯是否感染镰刀属真菌病害,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提升马铃薯产量与品质,保障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