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场所建设与实践应用详解

团体标准 602
《DB42/T 2211.1-2024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 第1部分》详细介绍了场所建设及实践应用,旨在规范明厨亮灶建设,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指南涵盖了场所规划、设备选型、施工要求等方面,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明厨亮灶的建设已成为餐饮行业发展的关键趋势,为了进一步规范明厨亮灶的建设,提升餐饮服务的品质和食品安全标准,2024年正式发布了《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的第一部分——场所建设,本文将围绕场所建设这一核心,对《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具体应用。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场所建设与实践应用详解,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场所建设与实践应用详解,2,食品安全,技术规范,第1张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概述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的第一部分:场所建设,是一项专门针对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的技术规范,该指南的出台旨在规范明厨亮灶场所的建设,提升餐饮服务质量与食品安全水平,切实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场所布局

明厨亮灶场所的布局需满足以下要求:

  1. 厨房与餐厅应分开设置,确保厨房区域封闭,避免油烟、异味等对餐厅环境造成影响。
  2. 厨房内部布局应合理,操作流程流畅,防止交叉污染。
  3. 厨房区域应设置洗涤区、粗加工区、烹饪区、凉菜区、面点区等,各区域之间应有明显的分隔。

设施设备

明厨亮灶场所的设施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厨房设备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可靠的设备,如冷藏、冷冻设备、烹饪设备、消毒设备等。
  2. 厨房内部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3. 厨房区域应设置通风换气设施,确保空气质量。

食品安全

明厨亮灶场所应严格执行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包括:

  1. 严格把控原料采购、验收、储存、加工、销售等环节,确保食品原料安全。
  2. 厨房操作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3. 厨房内部应设置食品安全公示栏,公开食品安全信息。

智能化建设

明厨亮灶场所应充分利用智能化手段,实现食品安全的透明化和智能化,具体要求如下:

  1. 厨房操作过程应实现监控,确保操作过程公开透明。
  2. 厨房内部应设置秤、打印机等设备,实现食材称重、记录、打印等功能。
  3. 建立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实现食品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追溯。

实践应用

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明厨亮灶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对符合明厨亮灶建设要求的餐饮服务单位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

企业自主建设

餐饮服务单位应按照《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的要求,自主开展明厨亮灶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可寻求专业机构的技术支持,确保建设质量。

社会监督

消费者、媒体等力量应加强对明厨亮灶建设的监督,对不符合要求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曝光,促使餐饮服务单位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行业自律

餐饮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制定明厨亮灶建设规范,引导餐饮服务单位积极参与明厨亮灶建设。

《明厨亮灶建设技术指南》第1部分:场所建设,为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规范,通过加强场所建设,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助力餐饮行业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