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64/T 1620-2019深度解析及推广应用
《DB64/T 1620-2019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详解与应用》是一份详细阐述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的规程,旨在提高紫薯产量和品质,规程包括脱毒技术、原原种生产流程、质量标准及推广应用,适用于紫薯种植户和农业科研单位。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飞速进步,紫薯凭借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紫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为了提升紫薯的产量与品质,确保种植安全,我国制定了《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64/T 1620-2019),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紫薯种植中的实际应用。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DB64/T 1620-2019)是我国首部关于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行业标准,于2019年正式发布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技术要求
- 品种选择:优先选用抗病力强、产量高、品质上乘的紫薯品种。
- 种薯选择:选取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的紫薯种薯。
- 繁育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土壤肥沃的田块作为繁育基地。
- 繁育方法:结合组织培养与田间繁育,进行紫薯脱毒原原种的繁育。
质量标准
- 外观:种薯表面光滑,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
- 直径:种薯直径在1.5-2.5厘米之间。
- 重量:单薯重量应超过100克。
- 发芽率:发芽率需达到95%以上。
检验方法
- 外观检验:观察种薯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病虫害、机械损伤、腐烂等情况。
- 直径和重量测定:使用游标卡尺和秤分别测量种薯的直径和重量。
- 发芽率测定:将种薯置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观察发芽情况。
包装、运输和储存
- 包装:使用防潮、防霉、防鼠害的包装材料。
- 运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潮、防晒、防震。
- 储存:将种薯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
规程应用
- 提升紫薯产量和品质:通过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降低紫薯病虫害的发生,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
- 保障种植安全:有效防止病毒传播,确保紫薯种植安全。
- 推动紫薯产业发展:提高紫薯产业的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
-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紫薯产量和品质,助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规程》为紫薯种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操作,确保紫薯脱毒原原种繁育的质量与效果,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脱毒原原种繁育技术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为我国紫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