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351-2022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关键
《DB45/T 351-2022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实施要点》是一份关于绿色水稻生产的指导文件,主要解读了规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包括选种、育秧、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的具体实施方法,旨在提升水稻生产的绿色环保水平,确保产品安全与品质。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长,绿色食品,顾名思义,是指在无污染的环境下,运用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生产出的安全、健康、高品质的农产品,水稻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绿色生产技术的规程制定与实施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深入解读DB45/T 351-2022《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并对其实施要点进行详细分析。
DB45/T 351-2022《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范围内所有绿色食品水稻的生产,包括稻谷、糙米、精米等品种。
技术要求
- 产地环境:绿色食品水稻的生产地应选择无污染、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生态环境优越的区域。
- 品种选择: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抗逆的水稻品种,其质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 播种与栽植:播种前进行土壤消毒,采用科学合理的播种方式,确保适宜的播种密度。
- 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遵循“有机为主,无机为辅”的原则,控制氮、磷、钾等元素的施用量,适时灌溉,保持田间水分适宜,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
- 收获与加工:适时收获,确保稻谷品质,加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安全
在绿色食品水稻的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实施要点
-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绿色食品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的认识,增强绿色生产意识,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绿色生产技术。
-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提高灌溉、排水能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升土壤肥力。
- 严格投入品管理:建立健全投入品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药、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监管,确保投入品质量符合要求。
-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有机肥施用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 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绿色食品水稻生产质量体系,对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绿色食品水稻品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举办展销会、参加农产品博览会等活动,拓宽销售渠道。
DB45/T 351-2022《绿色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水稻生产的绿色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投入品管理,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加强质量管理,推动绿色食品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