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15/T 2929-2023 黄河流域露地番茄病虫草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黄河流域露地番茄种植,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规程详细解读了病虫害防治策略,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业防治方法,以实现减量增效和环境保护。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药减量使用和绿色防控技术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露地番茄病虫害防治问题显得尤为紧迫,为了推动黄河流域露地番茄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厅等相关部门联合编制了DB15/T 2929-2023《黄河流域露地番茄病虫草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黄河流域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黄河流域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5/T 2929-2023《黄河流域露地番茄病虫草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由黄河水利委员会、山东省农业厅等机构共同编制,旨在规范黄河流域露地番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实现农药减量使用和绿色防控,规程明确了露地番茄生产中农药使用的原则、技术要求及操作规范,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指导。

规程主要内容

农药使用原则

  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露地番茄生产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手段,减少农药使用量。
  2. 安全高效,经济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确保农药使用安全,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3.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露地番茄生产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间作,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虫害发生。
  3. 物理防治:采用黄板、诱虫灯、防虫网等物理方法,阻止病虫害侵入。
  4.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草害防治技术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间作,加强田间管理,减少草害发生。
  2. 生物防治:利用草食性昆虫、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草害发生。
  3.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防治,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1. 提升露地番茄产量和品质:通过实施农药减量使用和绿色防控技术,降低病虫害发生,提高露地番茄产量和品质。
  2.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降低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药使用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DB15/T 2929-2023《黄河流域露地番茄病虫草害农药减施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推动黄河流域露地番茄产业向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生产者应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程,提高病虫害防治水平,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