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408-2023标准解读,金针菇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助力产业升级
DB50/T 1408-2023标准解读:新规范金针菇采收与贮运技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保障产品质量与安全。
随着我国金针菇产业的迅猛发展,金针菇的产量与消费量持续攀升,为保障金针菇的品质与安全,提升采收与贮运效率,我国最新颁布了《DB50/T 1408-2023 金针菇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金针菇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背景介绍
金针菇,又称竹笙、雪菌,富含营养,口感鲜美,是我国重要的食用菌品种,近年来,金针菇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吨,占据全球总产量的七成以上,在金针菇的生产过程中,采收和贮运环节存在诸多问题,如采收技术不规范、贮运条件不达标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金针菇的品质与产量。
DB50/T 1408-2023 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采收技术
-
采收时间:金针菇的最佳采收时间为菌盖未完全展开、菌柄长度适宜时,从菌袋接种到采收,通常需15-20天,具体时间需根据菌种特性和生长环境进行调整。
-
采收方法:采用人工采收,手持采收工具,从菌袋边缘轻轻拔出菌柄,避免损伤菌盖和菌柄,采收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菌袋的扰动,以利于后续再生产。
-
采收后的处理:采收后的金针菇应立即进行预冷处理,以降低菌盖表面温度,减少水分蒸发,预冷温度控制在0-4℃,预冷时间一般为2-3小时。
贮运条件
-
预冷:将采收后的金针菇在0-4℃的条件下预冷,预冷时间一般为2-3小时,保持金针菇处于通风、阴凉的环境。
-
包装:采用透气性好的包装材料,如塑料周转箱、纸箱等,每箱装量不超过20公斤,包装过程中应确保金针菇的菌盖朝上,避免菌盖受到挤压。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金针菇处于预冷状态,避免光直射和剧烈震动,运输车辆应具备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条件。
-
贮藏:金针菇的贮藏温度应控制在0-4℃,相对湿度控制在90%-95%,贮藏时间不宜超过5天,贮藏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金针菇的品质,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技术规范的意义
-
提高金针菇品质:规范化的采收与贮运技术有助于减少损耗,提高产品品质,严格的采收标准确保金针菇的菌盖和菌柄完整,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保障食品安全:规范化的贮运条件有助于降低污染风险,保障食品安全,通过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减少金针菇的变质和腐烂,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
提高产业效益:通过提高金针菇的品质和产量,有助于提高产业整体效益,促进金针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规范化的采收与贮运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DB50/T 1408-2023 金针菇采收与贮运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金针菇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各金针菇生产企业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采收和贮运,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对金针菇产业的监管,推动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金针菇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