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旨在提供茶小绿叶蝉的绿色防控技术指导,规程详细解读了防治方法,强调生态平衡和生物防治,并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展示其效果,旨在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茶叶产业的持续繁荣,茶叶的品质与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茶小绿叶蝉,作为一种常见于茶叶种植园的害虫,其潜在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为了有效遏制茶小绿叶蝉的猖獗,确保茶叶生产的稳定与高品质,我国正式颁布了《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际应用中的有效策略。

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应用,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及实战应用,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42/T 678-2023 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针对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的专项技术规程,该规程以茶叶生产的全流程为研究对象,从茶园生态环境、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全面而细致的茶小绿叶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规程核心内容解读

生态环境调控

  1. 茶园布局:合理规划茶园,避免与高密度茶园毗邻,降低茶小绿叶蝉的传播风险。
  2. 茶园管理:强化茶园管理,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降低茶园湿度,从而减少茶小绿叶蝉的繁殖条件。

生物防治

  1. 天敌利用:保护和利用茶小绿叶蝉的天敌,如捕食性天敌、性天敌等。
  2. 生物制剂:科学使用生物制剂,如细菌、真菌等,有效降低茶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

物理防治

  1. 人工捕杀:在茶小绿叶蝉发生初期,组织人工捕杀,降低害虫密度。
  2. 诱捕器:设置茶小绿叶蝉诱捕器,诱杀成虫,减少卵的孵化。

化学防治

  1.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2. 科学用药:依据茶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期和方法。

规程实践应用

在实际操作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生态环境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以降低茶小绿叶蝉的危害,确保茶叶生产的安全与品质,加强茶园管理,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茶叶市场的稳定供应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