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标准DB15/T 3036-2023解读

团体标准 602
新标准DB15/T 3036-2023发布,详细阐述了葵花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旨在提升葵花品种的抗病性鉴定水平,保障葵花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作物病害的防治已成为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葵作为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其产量与品质常受到多种病害的侵袭,其中黑茎病便是其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葵黑茎病的发生,我国最新颁布了DB15/T 3036-2023《葵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标准,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

葵花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标准DB15/T 3036-2023解读,葵花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标准DB15/T 3036-2023解读,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葵黑茎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葵的茎部,导致植株生长受阻,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株死亡,为了提升葵的抗病能力,我国农业科研部门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制定了DB15/T 3036-2023《葵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葵品种抗黑茎病水平的室内鉴定。

鉴定方法

  1. 病原菌接种:选取典型病样,分离纯化病原菌,制备病原菌悬浮液。
  2. 接种方法:将病原菌悬浮液均匀涂抹在葵幼苗茎部,进行人工接种。
  3. 观察记录:接种后,定期观察植株发病情况,记录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计算

根据植株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 = Σ(各级病叶数 × 病级值)/ 总叶片数 × 100%

病级值:0级为无病,1级为病斑直径小于5mm,2级为病斑直径5-10mm,3级为病斑直径10-20mm,4级为病斑直径大于20mm。

抗病性评价

根据病情指数,将葵品种分为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度感病五个等级。

规程意义

DB15/T 3036-2023《葵抗黑茎病水平室内鉴定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葵抗黑茎病育种提供了科学依据,该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葵品种的抗病性,降低病害发生,保障我国葵产业的健康发展,该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葵抗病育种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葵抗病育种研究,为我国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广大农业科研人员和生产者应充分了解和掌握该规程,为我国葵抗病育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