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174-2020,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推动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
《DB45/T 2174-2020 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科学评价甘蔗抗黑穗病能力,促进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我国甘蔗生产安全。
甘蔗,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南方地区广为种植,甘蔗黑穗病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对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控这一病害,我国制定了《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DB45/T 2174-2020),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介绍,旨在为甘蔗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DB45/T 2174-2020)详细规定了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的方法、指标、数据统计与分析等内容,适用于甘蔗品种的抗性评价、抗性鉴定以及抗性育种等工作。
评价方法
田间自然发病评价法
该方法通过观察田间甘蔗植株在自然条件下黑穗病的发生情况,对甘蔗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甘蔗品种作为评价对象。
- 在适宜的种植区域,按照既定的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措施进行种植。
- 在甘蔗生长期间,定期观察并记录黑穗病的发生情况。
- 根据病情指数、发病率等指标,对甘蔗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
人工接种评价法
该方法通过人工接种黑穗病菌,观察甘蔗品种的抗病性,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甘蔗品种作为评价对象。
- 将黑穗病菌接种到甘蔗植株上。
- 观察并记录接种后甘蔗植株的抗病性表现。
- 根据病情指数、发病率等指标,对甘蔗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
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是评价甘蔗品种抗性常用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text{病情指数} = \frac{\sum(各级病叶数×相应级数)}{(调查总叶数×最高级数)} ]
发病率
发病率是评价甘蔗品种抗性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text{发病率} = \frac{\text{发病株数}}{\text{调查总株数}} \times 100\% ]
数据统计和分析
数据统计
对评价过程中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包括病情指数、发病率等指标。
数据分析
根据统计结果,对甘蔗品种的抗性进行评价,为抗性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技术规程》(DB45/T 2174-2020)的实施,为甘蔗黑穗病抗性评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遵循该规程,有助于提高甘蔗品种的抗性,从而为甘蔗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该规程也为抗性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助力培育出更多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甘蔗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