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415-2016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45/T 1415-2016 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详解》是一份针对桂林毛尖茶种植的标准化技术文件,详细介绍了茶树品种选择、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高桂林毛尖茶的品质和产量。

桂林毛尖茶,被誉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凭借其独特的香气、醇厚的滋味和卓越的品质,在全球享有盛誉,为了确保桂林毛尖茶的栽培技术规范化,提升茶叶品质,并推动茶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颁布了《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DB45/T 1415-2016),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为茶叶种植者提供实用参考。

DB45/T 1415-2016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DB45/T 1415-2016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2,技术规程,栽培技术,第1张

《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概述

《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DB45/T 1415-2016)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桂林毛尖茶栽培的技术规范,自2016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共分为八个部分,全面涵盖了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和加工等关键环节。

茶叶种植

选址与规划

(1)土壤选择:桂林毛尖茶适宜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pH值应保持在4.5-6.5之间,且土壤肥力需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2)种植面积规划:依据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合理规划种植面积,确保茶树有充足的生长空间。

种植时间与方法

(1)种植时间:秋季是种植桂林毛尖茶的最佳时期,具体时间为每年的9月至10月。

(2)种植方法:采用穴栽法,挖穴深度约30-40厘米,宽度40-50厘米,每穴栽植2-3株茶苗。

栽植密度

桂林毛尖茶的栽植密度通常为每亩2000-2500株,行距保持在1.5-2米,株距为0.5-1米。

茶叶管理

水分管理

(1)灌溉:在茶树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适时进行灌溉,防止干旱。

(2)排水:确保茶园排水系统良好,避免积水影响茶树生长。

施肥管理

(1)基肥:在茶树定植前,施足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堆肥、厩肥等。

(2)追肥:根据茶树的生长状况,适时追肥,通常每年追肥2-3次,以氮、磷、钾肥为主。

修剪与整形

(1)修剪:在茶树生长过程中,适时修剪,保持树冠通风透光。

(2)整形:根据茶树的生长特性,进行合理的整形,以促进茶树健康生长。

茶叶采摘

  1. 采摘时间:桂林毛尖茶主要在春季、夏季和秋季采摘,春季采摘多在4月至5月,夏季在6月至7月,秋季在9月至10月。

  2. 采摘标准:采摘的茶叶需鲜嫩、匀整,采摘部位为嫩芽和一芽一叶。

  3. 采摘方法:采用手工采摘,以保证茶叶的品质。

茶叶加工

初制

(1)摊青:将采摘的茶叶摊放在通风处,摊放时间一般为4-6小时。

(2)杀青:采用炒青或蒸汽杀青,杀青温度控制在200-250℃。

(3)揉捻:使用机械进行揉捻,揉捻时间约为20-30分钟。

(4)干燥:采用烘干机或晒青场进行干燥,干燥温度控制在50-60℃。

精制

(1)筛分:对干燥后的茶叶进行筛分,去除杂质。

(2)拣剔:人工拣剔茶叶,去除不合格茶叶。

(3)包装:对精制后的茶叶进行包装,确保茶叶品质。

《桂林毛尖茶栽培技术规程》(DB45/T 1415-2016)为茶叶种植者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茶叶品质,推动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茶叶种植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做好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和加工等工作,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桂林毛尖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