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698-2010标准解析,肉桂品质等级评定深度剖析
《DB45/T 698-2010标准解读》深入剖析了肉桂产品质量等级评定标准,详细阐述了肉桂产品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为肉桂产品生产、监管和消费者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健康饮食观念的深入人心,肉桂——这一传统的香料,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确保肉桂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得到规范,我国出台了DB45/T 698-2010《肉桂产品质量等级》标准,本文将对此标准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肉桂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定标准。
标准背景
肉桂,又称桂皮,源自樟科植物肉桂树的干燥树皮,以其独特的香气和药用价值著称,广泛应用于烹饪、食品加工、医药等多个领域,市场上肉桂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为提升肉桂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制定了DB45/T 698-2010《肉桂产品质量等级》标准。
DB45/T 698-2010标准详细规定了肉桂产品质量等级的评定方法、指标及要求,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肉桂产品的质量评定,包括肉桂片、肉桂粉等。
产品分类
肉桂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评定指标
肉桂产品质量等级评定主要依据以下指标:
- 外观:肉桂片应完整、无杂质、无霉变;肉桂粉应细腻、无结块、无杂质。
- 香气:肉桂产品应具有肉桂特有的香气,无异味。
- 水溶性浸出物:优等品≥15%,一等品≥12%,合格品≥10%。
- 重金属含量:不得检出。
评定方法
- 外观:通过观察肉桂片或肉桂粉的外观,判断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香气:采用嗅觉检测,判断肉桂产品香气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水溶性浸出物测定:采用溶剂提取法,测定肉桂产品中的水溶性浸出物含量。
- 重金属含量测定:采用吸收光谱法,测定肉桂产品中的重金属含量。
标准实施与监督
DB45/T 698-2010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级质量部门应加强对肉桂产品质量的监督,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企业应按照标准要求组织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标准的意义
DB45/T 698-2010《肉桂产品质量等级》标准的实施,有助于规范肉桂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提高肉桂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购买肉桂产品时,可参照该标准进行选择,以确保购买到优质肉桂产品。
通过本文的解读,希望读者能够对DB45/T 698-2010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为我国肉桂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