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749-2011标准下猪脑心肌病毒(EMCV)检测技术研究,RT-PCR法的应用与优化

团体标准 601
本研究基于DB45/T 749-2011标准,对猪脑心肌(EMCV)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优化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为猪脑心肌病原检测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猪脑心肌病毒(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EMCV)作为一种关键的猪源病原体,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EMCV主要侵袭猪只,引发猪脑心肌炎、心肌炎等疾病,严重威胁猪只健康和养殖业的稳定,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EMCV的传播,及时、准确地进行病毒检测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探讨在DB45/T 749-2011标准指导下,如何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猪脑心肌病毒进行检测,并对其技术要点进行优化。

DB45/T 749-2011标准下猪脑心肌病毒(EMCV)检测技术研究,RT-PCR法的应用与优化,DB45/T 749-2011标准下猪脑心肌病毒(EMCV)检测技术研究,RT-PCR法的应用与优化,2,第1张

猪脑心肌病毒(EMCV)是一种单股正链RNA病毒,隶属于卡他科,感染猪只后,可导致猪只出现呼吸困难、生长迟缓、心肌炎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导致死亡,我国已将EMCV列为二类动物疫病,DB45/T 749-2011是我国关于猪脑心肌病毒检测的标准,其中规定了EMCV的检测方法、试剂和仪器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因其高灵敏度、高特异性和操作简便等优点,在EMCV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RT-PCR法检测EMCV的技术要点

样本采集与处理

采集疑似感染猪的脑组织、心肌组织或血液等样本,将样本置于无菌管中,加入适量的裂解液,充分研磨后,离心取上清液作为模板。

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EMCV的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引物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引物长度在18-25个碱基之间;引物之间避免形成二聚体;引物3'端避免与模板序列互补;引物Tm值相差不超过5℃,引物合成采用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合成服务。

反转录反应

将处理后的样本上清液进行反转录反应,合成cDNA,反应体系包括:cDNA模板、逆转录酶、dNTPs、随机引物、反应缓冲液等,反应条件:50℃、30分钟。

PCR反应

将反转录产物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包括:cDNA模板、上下游引物、dNTPs、Taq酶、反应缓冲液等,反应条件:95℃预变性5分钟,95℃变性30秒,55℃退火30秒,72℃延伸1分钟,共35个循环。

结果分析

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若出现与预期一致的条带,则判定为阳性样本;若未出现条带,则判定为阴性样本。

RT-PCR法检测EMCV的优化

引物优化

通过对比不同引物的扩增效果,筛选出最佳引物组合,最佳引物应满足以下条件:扩增产物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

反转录反应优化

优化反转录反应条件,提高cDNA的合成效率,如调整反应温度、时间、酶浓度等。

PCR反应优化

优化PCR反应条件,提高扩增效率,如调整退火温度、延伸时间、循环次数等。

试剂与仪器优化

选用高质量的反转录酶、Taq酶等试剂,确保扩增效果,使用性能稳定的PCR仪,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对DB45/T 749-2011标准下,利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猪脑心肌病毒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并对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引物、反应条件、试剂与仪器等,提高了EMCV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我国猪脑心肌病毒的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