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866-2019标准解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中的应用

团体标准 605
DB12/T 866-2019标准解析探讨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测定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技术,该方法提供了一种高效、准确的检测手段,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水体中污染物残留量的检测技术要求也随之提高,孔雀石绿,作为一种在水产养殖中广泛应用的染料和防腐剂,其及其代谢物在水体和沉积物中的残留问题,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的威胁,本文旨在深入解析DB12/T 866-2019标准,探讨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技术方法。

DB12/T 866-2019标准解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中的应用,DB12/T 866-2019标准解读,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检测中的应用,2,食品安全,质谱法,第1张

背景介绍

孔雀石绿,一种鲜艳的绿色有机染料,具备防腐、消毒和抗真菌的功效,因其优异的性能,孔雀石绿在水产养殖中被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具有潜在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DB12/T 866-2019标准概述

DB12/T 866-2019标准是我国首个关于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测定的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适用于各级环保、农业、卫生等部门对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的监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原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药品等领域,该方法结合了液相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灵敏度,能够实现对复杂样品中多种目标物的同时检测。

样品前处理

对水和沉积物样品进行前处理,包括提取、净化和浓缩等步骤,提取过程中,通常采用有机溶剂如甲醇等,将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从样品中提取出来,净化步骤主要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如蛋白质、脂肪等,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浓缩步骤则是将提取液进行浓缩,以降低检测过程中的背景干扰。

液相色谱分离

将净化后的样品溶液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应根据目标物的性质和检测要求进行,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液相色谱柱上的保留时间不同,通过调整流动相组成和流速等参数,可以实现目标物的有效分离。

串联质谱检测

分离后的目标物进入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串联质谱仪通过电离源将目标物电离,产生离子,通过质量分析器对离子进行分离和检测,通过对比标准品的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是否存在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并定量分析其残留量。

DB12/T 866-2019标准为水和沉积物中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方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作为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技术,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不断完善和推广该标准,有助于提高我国水环境质量和保障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