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925-2019,农产品生产追溯编码规范,助力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

团体标准 602
《DB12/T 925-2019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规范》旨在通过规范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追溯编码,加强质量安全监管,推动食品安全体系建设,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为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强化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追溯管理,我国在2019年正式发布了《DB12/T 925-2019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旨在对这一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2/T 925-2019,农产品生产追溯编码规范,助力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DB12/T 925-2019,农产品生产追溯编码规范,助力质量安全与食品安全体系建设,2,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第1张

《DB12/T 925-2019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的规范性文件,其核心目标是规范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的编制、应用与管理,从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该规范对追溯编码的编制原则、编码结构、编码规则以及编码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适用于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

规范主要内容

编制原则

《DB12/T 925-2019》明确了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应遵循的原则:

  1. 唯一性:每个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追溯编码必须是唯一的,以确保可追溯性。
  2. 稳定性:追溯编码应保持相对稳定,便于查询和管理。
  3. 兼容性:追溯编码应与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相兼容。
  4. 简洁性:追溯编码应简洁明了,便于识别和使用。

编码结构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由以下部分组成:生产环节代码、生产单位代码、生产批次代码、产品代码、产品规格代码、生产日期代码、保质期代码等。

  1. 生产环节代码:表示农产品生产环节,如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
  2. 生产单位代码:表示生产单位,如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
  3. 生产批次代码:表示同一生产单位、同一生产环节、同一产品规格的生产批次。
  4. 产品代码:表示产品名称。
  5. 产品规格代码:表示产品规格。
  6. 生产日期代码:表示产品生产日期。
  7. 保质期代码:表示产品保质期。

编码规则

  1. 生产环节代码:采用两位数字表示,如01表示种植、02表示养殖等。
  2. 生产单位代码:采用6位数字表示,如123456。
  3. 生产批次代码:采用6位数字表示,如789012。
  4. 产品代码:采用6位数字表示,如345678。
  5. 产品规格代码:采用2位数字表示,如01。
  6. 生产日期代码:采用8位数字表示,如20190101。
  7. 保质期代码:采用2位数字表示,如12。

编码应用

  1.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应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过程。
  2. 农产品生产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编制追溯编码,并在产品包装、标签等处标注。
  3. 农产品流通环节应加强对追溯编码的核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范实施与展望

《DB12/T 925-2019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产品产业发展,我国应继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追溯编码的推广应用,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的全过程追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农产品。

《DB12/T 925-2019 农产品生产环节追溯编码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该规范,切实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构建食品安全新体系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