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987-2020标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畜禽肉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解析
本文解析了DB12/T 987-2020标准,研究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鲜、冻畜禽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该方法具有高效、灵敏、准确等优点,为兽药残留检测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兽药残留问题作为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对人类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和法规,旨在规范兽药的使用及残留检测,DB12/T 987-2020《鲜、冻畜禽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便是这一系列标准中的典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该标准,并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鲜、冻畜禽肉中兽药残留量测定的重要应用。
DB12/T 987-2020标准概述
DB12/T 987-2020标准明确了鲜、冻畜禽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推荐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该方法以其高灵敏度、强特异性、高准确度以及简便的样品前处理过程而备受推崇,是兽药残留快速检测的理想选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原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领域,其基本原理是先通过液相色谱对样品进行分离,再将分离后的组分送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液相色谱(LC)
液相色谱是一种分离技术,利用样品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数差异,将混合物中的组分分离,在LC-MS/MS中,常用的液相色谱柱包括反相色谱柱和正相色谱柱等。
串联质谱(MS)
串联质谱是一种检测技术,通过质谱仪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检测,在MS中,待测物质被电离成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根据质荷比(m/z)进行分离,串联质谱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如分子量、碎片离子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鲜、冻畜禽肉中兽药残留量测定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
首先对鲜、冻畜禽肉样品进行匀浆、提取和净化等前处理步骤,提取方法通常有溶剂提取、固相萃取等,净化步骤包括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以去除干扰物质。
液相色谱分离
将处理后的样品通过液相色谱柱进行分离,选择合适的流动相和梯度洗脱条件,使待测兽药组分得到有效分离。
串联质谱检测
将分离后的组分送入串联质谱仪进行检测,根据待测兽药的结构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离子源、扫描方式和碰撞能量等参数,提高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
定量和定性分析
通过标准曲线和内标法对样品中的兽药残留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待测兽药的碎片离子等,对样品中的兽药进行定性分析。
DB12/T 987-2020标准规定了鲜、冻畜禽肉中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兽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强特异性、高准确度以及简便的样品前处理过程,适用于兽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鲜、冻畜禽肉中兽药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食品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该方法将在保障食品安全、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