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质量标准DB12/T 986-2020解析,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残留检测与管控策略

团体标准 601
《DB12/T 986-2020标准解读》详细介绍了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残留量的检测方法与控制策略,旨在保障豆芽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健康。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豆芽作为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蔬菜,其品质与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国于2020年正式发布的DB12/T 986-2020标准,对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等化学物质的残留限量进行了详尽规定,旨在确保消费者健康,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豆芽中上述化学物质残留量的检测与控制策略。

豆芽质量标准DB12/T 986-2020解析,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残留检测与管控策略,豆芽质量标准DB12/T 986-2020解析,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残留检测与管控策略,2,标准解读,食品安全,第1张

DB12/T 986-2020标准概述

DB12/T 986-2020标准是我国豆芽行业首部针对化学物质残留量的国家标准,该标准明确了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等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限量值及采样要求,其推行将有效提升豆芽质量安全水平,为消费者健康保驾护航。

豆芽中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6-苄基腺嘌呤检测方法

6-苄基腺嘌呤是一种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豆芽生长,DB12/T 986-2020标准推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包括:

  1. 样品前处理:将豆芽样品粉碎、提取、净化。
  2. 仪器分析:采用HPLC仪器检测提取液,以外标法进行定量。

4-氯苯氧乙酸钠检测方法

4-氯苯氧乙酸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植物生长的作用,DB12/T 986-2020标准推荐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 样品前处理:将豆芽样品粉碎、提取、净化。
  2. 仪器分析:采用GC-MS仪器检测提取液,以外标法进行定量。

2,4-D检测方法

2,4-D是一种广谱除草剂,也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DB12/T 986-2020标准推荐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包括:

  1. 样品前处理:将豆芽样品粉碎、提取、净化。
  2. 仪器分析:采用LC-MS仪器检测提取液,以外标法进行定量。

豆芽中化学物质残留量的控制策略

优化种植技术

  1. 选择优质豆种,提升豆芽品质。
  2.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使用化学肥料。
  3. 科学灌溉,保持土壤水分适宜。

严格控制用药

  1. 禁止使用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钠、2,4-D等药物。
  2. 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严格控制使用剂量。
  3. 加强用药记录,确保用药安全。

加强检测与监管

  1. 建立健全豆芽质量检测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对豆芽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 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引导消费者选择优质、安全的豆芽产品。

DB12/T 986-2020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豆芽质量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豆芽生产者、相关机构和消费者应共同努力,加强豆芽中化学物质残留量的检测与控制,共同维护食品安全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