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963-2020标准下植源性农产品粗纤维测定滤袋法研究解析

团体标准 602
本文解读了DB12/T 963-2020标准,并研究了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滤袋法,该方法通过滤袋过滤,有效分离粗纤维,为农产品质量检测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评价农产品品质的指标中,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营养价值、品质及加工性能,为此,我国最新发布了DB12/T 963-2020《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滤袋法》这一国家标准,本文旨在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滤袋法在植源性农产品粗纤维测定中的应用。

DB12/T 963-2020标准下植源性农产品粗纤维测定滤袋法研究解析,DB12/T 963-2020标准下植源性农产品粗纤维测定滤袋法研究解析,2,标准解读,现代化,第1张

DB12/T 963-2020标准概述

DB12/T 963-2020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测定的国家标准,自2020年起正式实施,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的测定方法,包括滤袋法、重量法、容量法等,滤袋法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等优势,在实践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滤袋法测定原理

滤袋法测定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与一定比例的水混合均匀,通过滤袋进行过滤,收集滤液,随后对滤液进行离心、干燥、称重等操作,最终计算出粗纤维含量。

具体操作步骤

  1. 准备样品:将植源性农产品样品进行粉碎、过筛,取适量样品。
  2. 混合:将样品与一定量的水混合,确保搅拌均匀。
  3. 过滤:将混合液通过滤袋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4. 离心:将滤液进行离心处理,去除悬浮物。
  5. 干燥:将离心后的滤液在105℃下干燥至恒重。
  6. 称重:称取干燥后的滤液重量,计算粗纤维含量。

滤袋法在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测定中的应用

  1. 操作简便:滤袋法操作步骤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基层检测机构使用。
  2. 结果准确:滤袋法测定结果准确,重复性好,能够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3. 适用范围广:滤袋法适用于各类植源性农产品,如谷物、豆类、蔬菜等。
  4. 可用于生产过程控制:滤袋法可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植源性农产品粗纤维含量的变化,为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5. 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品质:通过测定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有助于了解其营养价值、品质和加工性能,为提高农产品品质提供参考。

DB12/T 963-2020《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的测定 滤袋法》的发布与实施,对于提高我国植源性农产品检测水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滤袋法测定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含量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选择合适的滤袋,避免滤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注意样品的代表性,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4. 定期对实验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实验结果的稳定性。
  5. 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测水平。

滤袋法在植源性农产品中粗纤维测定中的应用具有深远意义,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