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988-2020标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解析,果蔬胺鲜酯与噻苯隆残留量高效检测技术
本文解析了DB12/T 988-2020标准,针对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高效检测,该方法在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的同时,为我国果蔬农药残留监管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变得尤为关键,为此,我国在2020年正式颁布了DB12/T 988-2020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并采纳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果蔬农药残留检测提供了科学、精确的依据,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标准,并探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
DB12/T 988-2020标准概述
DB12/T 988-2020标准,全称为《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该标准适用于多种果蔬,对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进行了全面规定,涵盖了样品采集、前处理、测定方法、结果计算及报告等关键环节。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原理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一种高效、灵敏、专一的检测技术,在农药残留、药物代谢、生物标志物分析等领域应用广泛,其基本原理是将待测样品先通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再送入质谱仪进行鉴定和定量,液相色谱负责分离样品中的复杂成分,而质谱则用于精确鉴定和定量目标化合物。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测定中的应用
样品前处理
DB12/T 988-2020标准中的样品前处理主要包括提取、净化和浓缩三个步骤:
- 提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适当溶剂提取样品中的胺鲜酯和噻苯隆。
- 净化:使用固相萃取柱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
- 浓缩:在氮气下将净化后的溶液浓缩至一定体积,为后续的LC-MS/MS分析做准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 色谱条件:使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与0.1%甲酸水溶液的混合液,流速为0.2 mL/min。
- 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进行正负离子扫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
- 定量分析:采用标准品溶液的峰面积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计算和报告
根据标准品溶液的浓度和峰面积,计算出样品中胺鲜酯和噻苯隆的残留量,报告应包含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测方法、残留量等信息。
DB12/T 988-2020标准的优势
DB12/T 988-2020标准采用LC-MS/MS方法检测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具有以下优势:
- 高灵敏度、低检测限:满足实际检测需求。
- 强专一性:有效区分相似结构的农药。
- 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和应用。
DB12/T 988-2020标准为果蔬中胺鲜酯和噻苯隆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有助于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加强标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