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1/T 487-2024黄精生产技术规程,开启标准化新纪元
《DB3701/T 487-2024》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标志着黄精产业标准化迈入新阶段,该规程详细规范了黄精的种植、管理、收获和加工等环节,旨在提升黄精产品质量和产业效益,推动黄精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蒸蒸日上,中药材的需求量持续攀升,黄精,这一传统中药材,其药用价值日益受到广泛认可,为了规范黄精的生产技术,提升黄精的品质与产量,我国在2024年正式发布了《黄精生产技术规程》(DB3701/T 487-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黄精种植者、加工企业以及科研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黄精生产技术规程》(DB3701/T 487-202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黄精生产的标准化技术文件,旨在对黄精的种植、加工、储存等环节进行规范,以确保黄精的质量与品质,该规程由河北省市场管理局、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并自202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明确了黄精的种植、加工、储存等技术要求,适用于黄精的生产企业和种植户。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GB/T 8321.1-2016《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第1部分:总则》、GB/T 8321.2-2018《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第2部分:常用农药剂型》、GB/T 19633-2005《中药材包装、运输和储存规范》等规范性文件。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对黄精、黄精种苗、黄精根茎、黄精加工品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
种植技术
(1)种植地选择: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光照充足的地块。
(2)种苗选择:选用优质、无病虫害的黄精种苗。
(3)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种植条件,合理确定种植密度。
(4)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
加工技术
(1)采收:在黄精根茎成熟时进行采收。
(2)清洗:用清水清洗黄精根茎,去除杂质。
(3)切片:将清洗后的黄精根茎切片,厚度为2-3毫米。
(4)干燥:采用晒干或烘干方式进行干燥,确保干燥程度。
(5)包装:按照GB/T 19633-2005《中药材包装、运输和储存规范》进行包装。
储存技术
(1)仓库要求:仓库应通风、干燥、防潮、防虫。
(2)储存条件:黄精加工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3)储存期限:黄精加工品储存期限为2年。
规程实施意义
《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提高黄精质量:通过规范种植、加工、储存等环节,确保黄精的质量与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
促进产业发展:规范黄精生产技术,有助于提高黄精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
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黄精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用药安全。
《黄精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黄精生产、提高黄精质量、促进黄精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黄精种植者、加工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够认真学习并贯彻该规程,共同推动黄精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