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1869-2013标准深度解析,无公害番杏生产技术规程详述
《DB22/T 1869-2013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无公害番杏生产技术规程,涵盖了从种植环境、土壤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的各个方面,旨在指导农民科学种植,确保番杏产品无公害、安全、优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番杏,作为一种富含营养、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番杏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我国制定了《无公害农产品 番杏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869-2013)标准,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我国番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标准背景及意义
DB22/T 1869-2013标准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无公害番杏生产的技术规程,该标准的制定,旨在规范番杏生产流程,确保产品安全、优质、环保,对提升我国番杏产业的整体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适用范围
DB22/T 1869-2013标准适用于我国无公害番杏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全过程,涵盖了种植、栽培、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各个阶段。
技术要求
- 产地环境: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无污染的地区作为产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应≥1.5%,pH值保持在5.5-7.5之间。
- 种苗:选用优质、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种苗经过检疫。
- 栽培技术:采用合理的栽培模式,如畦栽、盆栽等,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病虫害防治: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 收获与加工:适时收获,保证果实新鲜,加工过程中注重保持果实品质,减少营养成分损失。
质量指标
无公害番杏产品应满足以下质量指标:
- 感官指标:果实色泽鲜亮,肉质饱满,无病虫害,无异味。
- 理化指标:果实水分含量≥9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维生素C含量≥20mg/100g。
- 农药残留:农药残留量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包装、运输和销售
- 包装:采用环保、无毒、可降解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安全。
- 运输:运输过程中注意防潮、防晒、防污染,确保产品品质。
- 销售:销售过程中提供产品合格证明,保障消费者权益。
标准实施与监管
- 政府部门应加强无公害番杏生产技术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无公害生产意识。
- 建立健全无公害番杏生产质量检测体系,加强对生产、加工、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 对违反标准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确保无公害番杏产品质量。
DB22/T 1869-2013《无公害农产品 番杏生产技术规程》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番杏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我们有望提高番杏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健康,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