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2321-2015 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筑牢食品安全新防线

团体标准 602
《DB22/T 2321-2015 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统设计指南》旨在构建食品安全新防线,规范粮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设计,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粮食,作为人类生存的基础需求,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为了确保粮食质量安全,我国在2015年正式发布了《DB22/T 2321-2015 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设计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文将围绕《指南》的出台背景、内容框架、重要意义以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我国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背景

近年来,我国粮食质量安全事件频发,诸如毒大米、染色馒头等事件层出不穷,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权益,对社会稳定造成了不良影响,为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水平,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2015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指南》,旨在指导各地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指南》共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 总则:明确了《指南》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
  2. 体系设计原则:确立了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实用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
  3. 体系架构:介绍了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总体架构,涵盖追溯采集、处理、存储、查询、监控等功能模块。
  4. 数据采集与处理:详细阐述了粮食质量安全追溯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5. 追溯查询与监控:说明了追溯查询、监控、预警等功能模块的设计要求。
  6. 体系安全与保障:明确了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安全要求,包括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系统安全等。
  7. 运行与管理:提出了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运行、管理、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意义

《指南》的发布对我国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1. 提升粮食质量安全水平:通过建立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粮食质量安全问题,从而提高粮食质量安全水平。
  2. 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通过追溯体系查询粮食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有效保障自身权益。
  3. 促进产业发展: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4. 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可通过追溯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监管,提高监管效率。

实施

为确保《指南》的有效实施,我国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政策宣传:加大《指南》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认识。
  2. 制定配套政策: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参与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3. 建立示范项目:选择部分地区和重点企业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示范项目,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4. 加强技术支持: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粮食质量安全追溯技术研发,提高体系技术水平。
  5. 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法律保障。

《DB22/T 2321-2015 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设计指南》的发布,为我国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指导,通过加强粮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我们有信心构建起一道食品安全新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