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39-2009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22/T 1139-2009 无公害农产品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项针对五味子无公害生产的规程,旨在指导五味子的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安全,规程详细解读了五味子种植的技术要求,包括土壤选择、品种选择、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提升五味子的产量和品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

随着公众对食品安全与健康关注度的日益提升,无公害农产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五味子,作为富含营养和药效的果实,其生产技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显得尤为关键,本文旨在深入解读《DB22/T 1139-2009 无公害农产品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并探讨该规程在五味子产业中的应用与实践。

无公害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39-2009解读与应用,无公害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DB22/T 1139-2009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22/T 1139-2009 无公害农产品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DB22/T 1139-2009》是辽宁省制定的地方标准,专门针对无公害五味子的生产技术,从产地环境、品种选育、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多个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技术要求,该规程的目的是确保五味子的生产全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是五味子生产的基础,规程明确指出,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清洁、无污染的地区,对产地周围的环境质量、大气质量、水质等进行定期监测,确保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标准。

选育

选育环节是提升五味子品质的关键,规程要求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品种,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消毒处理,确保无病虫害。

栽培管理

栽培管理涉及栽植密度、施肥、灌溉、修剪等多个方面,具体规定如下:

  • 栽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栽植密度,通常每亩栽植80-100株。
  •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确保五味子生长所需养分。
  • 灌溉:根据气候和土壤湿度,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修剪:根据树势和品种特性,适时修剪,保持树形美观,提高产量。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五味子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规程提出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间作,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
  • 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色板、诱捕器等物理方法,诱杀病虫害。
  • 化学防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农药残留。

采收与加工

采收与加工是保证五味子品质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在果实成熟期采收,并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加工标准进行加工,确保产品质量。

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的应用

提高五味子品质

严格执行《DB22/T 1139-2009 无公害农产品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有助于提高五味子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保障消费者健康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的实施,有效降低农药残留,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促进五味子产业发展

无公害五味子的生产,有助于提升五味子产业的整体水平,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DB22/T 1139-2009 无公害农产品五味子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五味子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促进五味子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确保五味子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