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6/T 657.3-2024深度解读,海洋牧场虾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引领新标准
《DB46/T 657.3-2024 解读》标志着海洋牧场虾类增殖放流技术规范的全新升级,该规范详细阐述了虾类增殖放流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和管理措施,旨在提升海洋牧场虾类养殖的可持续性和生态效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迅猛发展,海洋牧场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海洋资源开发模式,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虾类作为海洋牧场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增殖放流技术的研发与规范化显得尤为关键,为此,我国正式颁布了DB46/T 657.3-2024《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3部分:虾类》,为虾类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操作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海洋牧场虾类增殖放流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背景
虾类作为我国海洋渔业的重要资源,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过度捕捞、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虾类资源正日益枯竭,为保护和恢复虾类资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并积极推动虾类增殖放流工作,DB46/T 657.3-2024《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3部分:虾类》的发布,旨在规范虾类增殖放流行为,提高增殖放流效果,推动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牧场虾类增殖放流活动,涵盖了虾苗的选择、培育、运输、放流等各个环节。
虾苗选择
- 虾苗来源:应选择健康、无病害、生长势良好的虾苗,优先选用本地种苗。
- 虾苗规格:虾苗规格应适宜,一般以体长1-2厘米为宜。
- 虾苗质量:虾苗质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确保虾苗成活率。
虾苗培育
- 培育设施:虾苗培育应选择适宜的设施,如虾苗培育池、养殖池等。
-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洁,确保溶解氧、pH值等指标符合虾苗生长需求。
- 饲料投喂:合理投喂饲料,保证虾苗营养需求。
虾苗运输
- 运输方式:虾苗运输应选择适宜的方式,如活水车、保温箱等。
- 运输时间:虾苗运输时间应尽量缩短,避免虾苗因长时间运输而死亡。
- 运输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确保虾苗在运输过程中存活。
虾苗放流
- 放流地点:选择适宜的放流地点,如海洋牧场、滩涂等。
- 放流时间:选择适宜的放流时间,如春季、秋季等。
- 放流方法:采用适宜的放流方法,如直接放流、网箱放流等。
规范实施与责任追究
- 实施主体: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虾类增殖放流活动的监管,确保规范实施。
- 监督检查:对虾苗选择、培育、运输、放流等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 责任追究:对违反规范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DB46/T 657.3-2024《海洋牧场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第3部分:虾类》的发布,为我国虾类增殖放流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各级渔业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加强虾类增殖放流活动的监管,确保增殖放流效果,推动海洋牧场可持续发展,广大养殖户也应提高自身素质,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虾类增殖放流,为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