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食安品牌认证新标准DB34/T 4879.1-2024解读与实施指南发布
《食安安徽品牌认证新篇章》发布,依据DB34/T 4879.1-2024第1部分,提供通则解读与实施指南,旨在规范食安认证流程,提升安徽食品安全品牌形象。
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食品安全认证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为了提升安徽省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安徽省市场管理局联合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DB34/T 4879.1-2024《“食安安徽”品牌认证 第1部分:通则》,本文将对该通则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施指南。
DB34/T 4879.1-2024通则概述
DB34/T 4879.1-2024《“食安安徽”品牌认证 第1部分:通则》是安徽省食品安全认证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规范“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工作,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消费者权益,该通则共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 范围:明确了“食安安徽”品牌认证的适用范围,涵盖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等。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认证过程中应遵循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
- 术语和定义:对“食安安徽”品牌认证中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规范。
- 认证原则:明确了“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应遵循的原则,如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等。
- 认证程序:详细阐述了“食安安徽”品牌认证的申请、审核、批准等环节。
- 认证标志:规定了“食安安徽”品牌认证标志的设计、使用和管理。
DB34/T 4879.1-2024通则实施指南
认证机构资质要求
“食安安徽”品牌认证机构应具备以下资质:
- 取得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认证机构资质;
- 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人员配置;
- 具备相应的检测、检验能力;
-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认证申请与审核
-
申请单位条件:
-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
- 拥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拥有良好的生产、经营条件;
- 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
-
:
- 申请人资质审核;
- 生产、经营场所审核;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审核;
- 产品质量审核。
认证批准与维持
- 认证机构对审核合格的申请单位颁发“食安安徽”品牌认证证书;
- 认证机构对获证单位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确保其持续符合认证要求;
- 认证机构对获证单位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可撤销其认证证书。
认证标志使用与管理
- 获证单位可在产品包装、标签、宣传材料等处使用“食安安徽”品牌认证标志;
- 获证单位应确保认证标志的真实性、合法性,不得伪造、冒用、转让;
- 认证机构对认证标志的使用进行管理。
DB34/T 4879.1-2024《“食安安徽”品牌认证 第1部分:通则》的发布,标志着安徽省食品安全认证体系迈上了新的台阶,通过实施该通则,有望进一步提升安徽省食品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各级认证机构、企业和各界应共同努力,共同推动“食安安徽”品牌认证工作,为构建食品安全共治格局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