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标准解读,数据元应用与实施策略分析

团体标准 601
《DB34/T 310024.2-2024 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2部分》针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深入解读数据元,并探讨实施策略,旨在提升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在此背景下,DB34/T 310024.2-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2部分:数据元》标准应运而生,作为我国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关键标准,对推动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工作具有深远意义。

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标准解读,数据元应用与实施策略分析,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标准解读,数据元应用与实施策略分析,2,食品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第1张

DB34/T 310024.2-2024标准概述

DB34/T 310024.2-2024标准是我国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中数据元的定义、编码、属性及用途,该标准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第二部分为数据元。

数据元解读

数据元定义

数据元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中最为基础的单位,用于描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和流通环节中的各种信息,DB34/T 310024.2-2024标准中规定了以下数据元:

  1. 基本信息:包括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名称、规格、等级、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2. 生产信息:包括生产者名称、生产地址、生产许可号、生产批次等。
  3. 流通信息:包括销售商名称、销售地址、销售许可号、销售批次等。
  4. 检验检测信息:包括检验检测机构名称、检验检测项目、检验检测结果等。

数据元编码

数据元编码是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中信息交换的基础,DB34/T 310024.2-2024标准中规定了以下编码方式:

  1. 国家标准编码:采用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的编码,如商品条码、生产许可号等。
  2. 自定义编码:针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特有的信息,采用自定义编码。

数据元属性

数据元属性是指数据元在追溯体系中的用途和作用,DB34/T 310024.2-2024标准中规定了以下数据元属性:

  1. 必填属性:指在追溯体系中必须填写的数据元。
  2. 可选属性:指在追溯体系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填写的数据元。
  3. 唯一标识属性:指在追溯体系中具有唯一性的数据元。

实施策略探讨

加强政策引导

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追溯体系建设,提升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追溯体系

搭建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实现数据元的互联互通,提高追溯的效率和准确性。

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鼓励企业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提升追溯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加强培训与宣传

加强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追溯工作的认识和操作能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追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保障追溯工作的顺利实施。

DB34/T 310024.2-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2部分:数据元》标准的实施,对于提升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各级政府、企业和各界应共同努力,推动追溯体系建设,为我国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