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新标准DB32/T 310024.1-2024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32/T 310024.1-2024》为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标准第1部分,明确了追溯通则,该标准旨在建立统一追溯体系,规范信息采集、传递和查询,确保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信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广泛关注,为了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提升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的质量,我国在2024年正式颁布了《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1部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本文将对该《通则》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新标准DB32/T 310024.1-2024深度解析,长三角地区食品追溯新标准DB32/T 310024.1-2024深度解析,2,食品安全,安全管理,第1张

《通则》的核心目标是规范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旨在提升食品安全水平,该标准对追溯的基本原则、体系架构、内容、追溯流程以及追溯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

《通则》主要内容

基本原则

《通则》明确了追溯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

  1. 全程追溯: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到消费的全过程进行追溯;
  2. 全程记录: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
  3. 信息共享:实现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在政府部门、企业、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
  4. 责任追溯: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主体,确保追溯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体系架构

《通则》规定了追溯体系的基本架构,包括:

  1. 追溯管理系统:负责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展示追溯信息;
  2. 追溯数据库:存储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的相关信息;
  3. 追溯查询系统:提供追溯查询服务,方便消费者了解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信息。

《通则》规定了追溯的基本内容,涵盖:

  1. 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基本信息:品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2. 生产过程信息:种植、养殖、加工、包装等环节的详细信息;
  3. 流通环节信息:运输、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详细信息;
  4. 消费环节信息:消费者购买、食用等环节的详细信息。

追溯流程

《通则》规定了追溯的基本流程,包括:

  1. 信息采集:各环节责任主体按照规定采集相关信息;
  2. 信息传输: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至追溯管理系统;
  3. 信息存储:将传输至追溯管理系统的信息存储在追溯数据库中;
  4. 信息查询:消费者通过追溯查询系统查询相关信息。

追溯管理

《通则》规定了追溯管理的基本要求,包括:

  1. 真实性:确保追溯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2. 安全性:加强追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篡改等风险;
  3. 及时更新:及时更新追溯信息,确保信息的时效性。

DB32/T 310024.1-2024《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 第1部分:通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长三角地区食品和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迈上了新台阶,在《通则》的指导下,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水平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