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920-2024 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应用实践
《DB36/T 920-2024 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详细介绍了红芽芋早熟栽培的技术规程,包括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旨在提高红芽芋的产量和品质,为种植者提供实用指导。
红芽芋,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细腻的口感,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红芽芋的需求量也逐年攀升,为了提升红芽芋的产量与品质,实现其早熟栽培,我国精心制定了《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DB36/T 920-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析,旨在为红芽芋的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36/T 920-2024《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解析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宜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通畅、pH值介于5.5-6.5之间的沙壤土或壤土。
- 整地:需深翻土壤,并施足基肥,确保土壤熟化充分。
处理
- 选择优质种苗:选用无病虫害、籽粒饱满、色泽鲜艳的种苗。
- 消毒处理: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浸泡种苗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彻底冲洗。
栽植
- 栽植时间:通常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
- 栽植密度: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每亩栽植3000-4000株。
- 栽植方法:挖穴后,每穴放入2-3粒种苗,覆土厚度保持在2-3厘米。
田间管理
- 水分管理:栽植后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 施肥管理:施足基肥,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每亩施纯氮15-20公斤,纯磷10-15公斤,纯钾10-15公斤,生长过程中,可适量喷施叶面肥以补充营养。
-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芋瘟病、软腐病、芋疫病等病害,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药剂,虫害防治可选用乐果等农药。
收获
- 收获时间:栽植后60-70天,当芋头直径达到5-7厘米时即可收获。
- 收获方法:采用人工挖掘,注意避免损伤芋头。
DB36/T 920-2024《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的应用
- 提高产量:遵循规程,合理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能有效提升红芽芋的产量。
- 提高品质:规程中的技术措施有助于提升红芽芋的品质,使其口感更加细腻,营养价值更高。
- 适应市场需求: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满足市场对红芽芋的需求,提升经济效益。
《红芽芋早熟栽培技术规程》(DB36/T 920-2024)为红芽芋种植者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通过遵循规程,合理进行栽培管理,不仅能提高红芽芋的产量和品质,还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