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41-2024标准深度解析,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空气检测新规范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36/T 841-2024标准解读聚焦于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测定,提供最新规范与实施要点,标准详细阐述了锡及其化合物检测方法、仪器设备要求、采样与分析流程,旨在保障员工健康与工作环境安全。

随着工业生产的持续进步,锡及其无机化合物在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愈发广泛,锡作为关键的金属元素,在电器、冶金、化工等多个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锡及其无机化合物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潜在影响也不容小觑,为了确保工作场所员工的生命健康,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841-2024《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该标准,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DB36/T 841-2024标准深度解析,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空气检测新规范解读,DB36/T 841-2024标准深度解析,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空气检测新规范解读,2,标准解读,技术规范,第1张

标准背景

DB36/T 841-2024标准是在我国《工作场所病危害因素监测技术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制定的,旨在规范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为病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检测,涵盖了无机锡和有机锡。

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两种检测方法:吸收光谱法(AA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 吸收光谱法(AAS):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

样品采集与处理

  • 样品采集:通过活性炭管或滤膜收集空气样品。
  • 样品处理:将采集到的空气样品送至实验室,按照标准方法进行处理。

结果计算与报告

根据测定结果,计算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并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

实施要点

实验室资质

从事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检测的实验室,需具备相应的资质,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证。

仪器设备

实验室需配备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吸收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仪器设备,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人员培训

从事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检测的技术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的检测技术。

样品采集与处理

严格遵守标准要求进行样品采集与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管理

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据档案,为病危害的防治提供数据支持。

检测报告

在出具检测报告时,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结果及分析,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标准应用案例

案例一

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员工长期接触锡及其无机化合物,部分员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测结果显示,工作场所空气中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超过标准限值,根据DB36/T 841-2024标准,企业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改造,有效降低了锡及其无机化合物的排放,改善了工作环境,保障了员工的健康。

案例二

某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锡及其无机化合物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DB36/T 841-2024标准,该厂对排放源进行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了生态环境。

DB36/T 841-2024标准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病危害防治水平、保障员工健康具有深远意义,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标准要求,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