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解读与创新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577-2024标准解读》针对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规程进行创新与应用,该规程通过优化灌溉和施肥方式,有效降低盐碱地水分和养分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为黄河灌区盐碱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水资源和肥料的科学利用成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黄河灌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其盐碱地面积广阔,对葵等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显著影响,在此背景下,推广和应用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深入解读DB15/T 3577-2024《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规程》,探讨其创新之处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解读与创新应用,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解读与创新应用,2,技术规程,标准解读,第1张

规程背景

黄河灌区盐碱地问题严重,土壤盐碱化对葵等作物造成了极大的制约,传统的水肥管理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而且肥料利用率低下,不利于农业的长期发展,为应对这一挑战,DB15/T 3577-2024《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业的绿色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指导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技术路线

(1)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结合土壤水分监测,实现精准灌溉。

(2)减肥技术:根据葵的生长需求,科学配比肥料,使用缓释肥料和有机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

(3)土壤改良技术:采用生物菌剂、有机肥等,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

技术指标

(1)灌溉水利用系数:≥0.8。

(2)肥料利用率:氮肥≥30%,磷肥≥30%,钾肥≥30%。

(3)土壤盐碱化程度:改良后土壤pH值达到6.5-7.5。

施工与运行管理

(1)施工: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2)运行管理: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维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创新点

  1. 针对黄河灌区盐碱地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的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
  2. 结合土壤水分监测,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采用缓释肥料和有机肥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
  4. 重视土壤改良,降低土壤盐碱化程度,为葵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应用前景

DB15/T 3577-2024《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规程》的实施,将为黄河灌区盐碱地葵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规程的推广应用,有望实现以下目标:

  1. 提高葵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2. 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3. 降低化肥施用量,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4. 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助力乡村振兴。

DB15/T 3577-2024《黄河灌区盐碱地葵水肥一体化节水减肥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高黄河灌区盐碱地葵生产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大规程的宣传、培训和推广力度,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