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DB15/T 3604-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604-2024 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关于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和播前处理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解读了秸秆覆盖的原理、方法以及播前处理的技术要点,旨在提高黑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作物生长,并指导实际应用,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合理利用。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黑土地这一珍贵的土地资源,其保护与合理利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作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的关键措施,对于提升作物产量、优化土壤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深入解读《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DB15/T 3604-2024),以期为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黑土地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DB15/T 3604-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黑土地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DB15/T 3604-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5/T 3604-2024规程概述

《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是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省级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提升作物产量,保障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该规程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1.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黑龙江省黑土地种植的农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
  2. 技术要求:规程对秸秆覆盖、播前处理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尽规定,包括秸秆覆盖的厚度、时间、处理方式等。
  3. 质量控制:规程对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技术实施效果。
  4. 检测方法:规程规定了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效果检测的方法,涉及土壤水分、有机质、微生物数量等关键指标。
  5. 应用与推广:规程对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出了具体建议。

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解读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是指将作物秸秆均匀覆盖于土壤表面,形成保护层,这一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 保持土壤水分:秸秆覆盖能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 改善土壤结构:秸秆覆盖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结构,提升土壤肥力。
  • 抑制杂草生长:秸秆覆盖能抑制杂草生长,减少化学除草剂的使用。
  • 减少土壤侵蚀:秸秆覆盖可降低雨水冲刷,减少土壤侵蚀。

根据规程,秸秆覆盖厚度应控制在20-30厘米,且应在作物播种前完成。

播前处理

播前处理是指在播种前对土壤和秸秆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措施,主要包括:

  • 深翻:深翻有助于打破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通气性。
  • 秸秆还田: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肥力。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肥,为作物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 播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和播种量,确保作物健康生长。

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应用与推广

  1.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的认识。
  2. 推广先进技术:推广秸秆覆盖、深翻、秸秆还田等先进技术,提升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
  3. 建立示范推广基地:建立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示范推广基地,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示范。
  4. 加强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推广应用。

《黑土地作物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规程》为黑土地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推广应用秸秆覆盖与播前处理技术,我们能够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土壤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各地应积极宣传、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