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木屑栽培毛木耳技术规程发布,开启高效生态栽培新时代
《DB45/T 2865-2024 桉木屑栽培毛木耳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高效生态栽培毛木耳的新篇章,该规程详细介绍了利用桉木屑栽培毛木耳的方法,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提高毛木耳产量和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食用菌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正日益成为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渠道,毛木耳,以其丰富的营养和鲜美的口感,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为了规范毛木耳的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我国最新颁布了《DB45/T 2865-2024 桉木屑栽培毛木耳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广大毛木耳种植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指导。
《DB45/T 2865-2024 桉木屑栽培毛木耳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桉木屑栽培毛木耳的行业标准,旨在对毛木耳的栽培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毛木耳的产量与品质,助力毛木耳产业的健康发展。
栽培材料
- 桉木屑:选用新鲜、无病虫害的桉木屑,含水率应控制在30%左右。
- 培养基:以桉木屑为主料,辅以适量的麸皮、玉米粉、石膏等,调节pH值至6.5-7.0。
- 接种菌种:选用优质毛木耳菌种,确保菌种纯度和活力。
栽培方法
- 培养基制备:将桉木屑、麸皮、玉米粉等原料混合均匀,加入石膏、石灰等辅料,调节pH值至6.5-7.0,充分搅拌均匀。
- 装袋:将制备好的培养基装入17cm×33cm的聚乙烯袋中,每袋约装1.5kg。
- 接种:将菌种均匀接种于培养基表面,接种量约为培养基总量的5%。
- 发菌:将接种后的菌袋置于恒温培养箱,温度控制在25℃左右,湿度控制在60%-70%,发菌时间约为30天。
- 出袋:待菌丝充分生长后,将菌袋移至出袋室,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85%-90%,出袋时间约为10天。
- 培养管理:出袋后,将菌袋移至栽培室,温度控制在18-22℃,湿度控制在85%-90%,光照强度为1000-1500勒克斯,每天喷水2-3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采收:毛木耳菌盖直径达到5-8cm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将菌袋移至干燥通风处晾干。
病虫害防治
- 菌袋发霉:加强菌袋消毒,防止病原菌滋生。
- 菌丝腐烂:控制室内湿度,避免菌丝过度生长。
- 菌盖病害:及时清除病菇,防止病害蔓延。
《DB45/T 2865-2024 桉木屑栽培毛木耳技术规程》为毛木耳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广大毛木耳种植者可以有效提升产量和品质,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今后的毛木耳栽培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技术,推动毛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