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5/T 1418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15/T 1418-2024 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马铃薯种薯仓储技术,提高种薯质量与产量,规程详细解读了智能仓储技术,包括设施建设、环境控制、病虫害防治等,助力马铃薯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马铃薯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种薯作为马铃薯产业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为提升种薯仓储管理水平,减少损耗,确保马铃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DB15/T 1418-2024),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价值。

2024版DB15/T 1418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024版DB15/T 1418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概述

《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关于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的行业标准,适用于马铃薯种薯的仓储、管理、运输等各个环节,该规程明确了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的基本要求、设备配置、操作流程、环境控制、安全与应急等方面内容。

规程解读

基本要求

规程要求,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系统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2. 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
  3. 具有较高的自动化程度;
  4. 具备实时监控和数据统计分析功能;
  5. 操作简便,易于上手。

设备配置

规程对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系统的设备配置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

  1. 通风设备:保持仓储环境的通风,降低湿度;
  2. 温湿度控制系统:实时监测仓储环境,确保种薯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
  3. 物流设备:实现种薯的自动化入库、出库、搬运等操作;
  4. 监控系统:实时监控仓储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和种薯生长状况。

操作流程

规程详细规定了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系统的操作流程,包括:

  1. 入库:对种薯进行质量检验、分级、包装,通过物流设备进行入库;
  2. 仓储:根据种薯特性,调整仓储环境,确保种薯在适宜条件下储存;
  3. 出库:根据订单需求,通过物流设备进行出库;
  4. 数据统计与分析:对仓储过程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为优化仓储管理提供依据。

环境控制

规程对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系统的环境控制提出了以下要求:

  1. 温度:保持仓储环境温度在0℃~5℃;
  2. 湿度:保持仓储环境湿度在60%~70%;
  3. 气体浓度:保持仓储环境气体浓度在适宜范围内。

安全与应急

规程强调,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系统应具备安全与应急措施,包括:

  1. 设备安全:确保设备运行稳定,防止故障;
  2. 数据安全:保障数据传输、存储、处理过程中的安全;
  3.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规程应用价值

提高种薯仓储管理水平

《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的发布,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种薯仓储管理水平,降低损耗,提升种薯品质。

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智能仓储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产业升级。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薯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规程的制定与实施,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马铃薯种薯智能仓储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马铃薯种薯仓储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指导,在实际应用中,各地应积极推广规程,提高种薯仓储管理水平,为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