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技术规程,DB15/T 3659-2024助力产业健康发展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为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技术指导,规范田间检验流程,确保种薯质量,助力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马铃薯产业的迅猛发展,马铃薯种薯的质量对整个产业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为确保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的规范性,提升种薯品质,保障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DB15/T 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马铃薯种植者、检验人员及相关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技术规程,DB15/T 3659-2024助力产业健康发展,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技术规程,DB15/T 3659-2024助力产业健康发展,2,技术规程,产业健康发展,第1张

《DB15/T 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针对马铃薯种薯在田间检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旨在确保马铃薯种薯的质量,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该规程适用于我国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检验等各个环节。

规程主要内容

检验目的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的目的是确认种薯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优质种薯,确保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检验范围

规程明确了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的范围,涵盖种薯的外观、病虫害、生理缺陷等多个方面。

检验方法

  1. 外观检验:观察种薯的形状、颜色、病斑等,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2. 病虫害检验:通过目测、镜检等方法,评估种薯上的病虫害情况。
  3. 生理缺陷检验:通过测量种薯的生理指标,如发芽率、出苗率等,判断其生理状况。

检验标准

规程对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的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外观、病虫害、生理缺陷等方面的具体要求。

检验记录

规程要求检验人员对检验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时间、地点、种薯来源、检验结果等。

检验报告

检验完成后,检验人员应出具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种薯来源、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依据等。

规程实施与管理

(一)实施主体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由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检验机构或具有检验资质的单位负责实施。

(二)管理

各级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对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工作进行管理,确保规程的贯彻执行。

(三)检验人员培训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从事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工作。

《DB15/T 3659-2024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的发布,为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种薯质量,保障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程,共同推动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发展。

马铃薯种薯田间检验操作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高我国马铃薯种薯质量、保障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的解读,能够帮助广大马铃薯种植者、检验人员及相关企业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规程,为马铃薯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