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鲜皮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解析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663.1-2024中药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第1部分》详细介绍了白鲜皮的采收与初加工技术,包括采收时间、方法、加工流程及注意事项,旨在规范中药材白鲜皮的生产加工,保证药材质量。

中药材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其品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优劣,白鲜皮,作为众多中药材之一,凭借其独特的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等疗效,在中医药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确保白鲜皮的质量,规范其采收与初加工技术,我国正式颁布了DB15/T 3663.1-2024《中药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的第一部分,即《白鲜皮》,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白鲜皮的种植与加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白鲜皮采收技术详解

白鲜皮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解析,白鲜皮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解析,2,技术规程,加工技术规程,第1张

采收时间

白鲜皮的最佳采收季节为春秋两季,此时其有效成分含量丰富,品质最为优良。

采收方法

(1)人工采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人工采收,避免在雨天或露水未干时操作,采收人员需佩戴手套,以防皮肤过敏,使用镰刀或剪刀将白鲜皮从植株上割下,注意避免损伤植株。 (2)机械采收:对于大面积种植的白鲜皮,可采取机械采收,同样需在晴天进行,确保白鲜皮在采收过程中完整无损。

采收标准

(1)长度:白鲜皮长度宜控制在20-40厘米。 (2)宽度:白鲜皮宽度应保持在2-5厘米。 (3)厚度:白鲜皮厚度应在0.5-1.5厘米之间。

白鲜皮初加工技术解析

清洗

采收后的白鲜皮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去除泥土和杂质,清洗过程中,应轻柔揉搓,以免损伤白鲜皮。

晾晒

清洗后的白鲜皮需晾晒至表面干燥,但避免晒焦,晾晒时,选择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白鲜皮厚度不宜超过5厘米。

烘干

晾晒至表面干燥的白鲜皮,需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烘干时间约为24小时,烘干过程中,应定期翻动白鲜皮,确保烘干均匀。

质量检验

烘干后的白鲜皮需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气味、水分、灰分等指标,质量合格的白鲜皮方可进行包装和储存。

DB15/T 3663.1-2024《中药材采收与初加工技术规程》第一部分:白鲜皮为我国白鲜皮的采收与初加工提供了规范的技术指导,遵循该规程,可以有效提高白鲜皮的品质,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中药材资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应认真执行该规程,确保白鲜皮的品质和药用价值,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