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李标准化采收贮运规程发布,助力产业品质提升
《DB21/T 4021-2024 大红袍李采收贮运技术规程》发布,旨在规范大红袍李的采收、贮藏和运输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大红袍李,福建省的骄傲特产,以其独树一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为了规范大红袍李的采摘与运输流程,提升其品质,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我国正式出台了《大红袍李采收贮运技术规程》(DB21/T 4021-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的制定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规程制定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大红袍李的品质要求也随之提高,市场需求对大红袍李的品质提出了更高标准。
作为福建省的特色产业,大红袍李产业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为了增强大红袍李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规范采摘、运输等关键环节势在必行。
在技术层面,我国在大红袍李的种植、管理、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规程的制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规程主要内容
规程明确了大红袍李的采摘标准,包括采摘时期、方法以及品质要求,以确保大红袍李的优良品质。
针对贮运环节,规程详细规定了贮运场所、设备与环境的标准,确保大红袍李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稳定。
在包装方面,规程对包装材料、方式及标识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提升大红袍李的市场竞争力。
质量控制部分,规程明确了质量检测的标准、方法和频率,确保大红袍李的每一环节都能达到高品质要求。
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规程还制定了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以应对采摘、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实施意义
通过规范采摘、贮运等环节,可以有效提升大红袍李的品质,满足消费者的期待。
规程的实施将推动大红袍李产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助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大红袍李产业的规范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通过提升大红袍李的品质,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大红袍李采收贮运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规范大红袍李产业、提升产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规程的执行过程中,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和农民应携手合作,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共同推动大红袍李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