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苦笋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标准DB5115/T 51-2024深度解析
《DB5115/T 51-2024标准解读》详细阐述了长宁苦笋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要求,该标准对苦笋的种植、加工、包装等环节提出严格规定,旨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升长宁苦笋的品牌形象。
随着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的广泛推广与深入普及,众多高品质的农产品凭借其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卓越的品质优势,逐渐进入消费者的视线,长宁苦笋,作为宁县的地理标志产品,以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喜爱,DB5115/T 51-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长宁苦笋》标准的正式发布,为长宁苦笋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更加明确和规范的标准,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旨在帮助消费者更全面地了解长宁苦笋的品质要求。
标准背景
长宁苦笋,又名苦竹笋,是宁县的特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以独特的苦味、脆嫩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著称,为了维护长宁苦笋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繁荣,长宁县制定了DB5115/T 51-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长宁苦笋》标准。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长宁苦笋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要求。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长宁苦笋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涵盖长宁县的特定区域,具体包括12个乡镇。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对长宁苦笋及其相关术语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长宁苦笋、苦竹、笋尖、笋体、笋基等。
要求
本标准对长宁苦笋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外观:长宁苦笋的笋尖应为翠绿色,笋体呈圆柱形,笋基较粗,表面光滑。
- 感官:长宁苦笋具有独特的苦味,口感脆嫩,无异味。
- 理化指标:长宁苦笋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膳食纤维含量等理化指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 微生物指标:长宁苦笋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检验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长宁苦笋的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微生物检验方法。
检验规则
本标准对长宁苦笋的抽样、检验结果判定和不合格品的处理等规则进行了详细规定。
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标准对长宁苦笋的标签、包装、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和安全。
标准实施与意义
DB5115/T 51-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长宁苦笋》标准的实施,对于保护长宁苦笋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繁荣具有重要意义,该标准将有助于:
- 规范长宁苦笋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行为,提高产品质量。
- 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提高消费者对长宁苦笋的信任度。
- 促进长宁苦笋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DB5115/T 51-2024《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 长宁苦笋》标准的发布,为长宁苦笋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有助于推动长宁苦笋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