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43/T 3013-餐饮服务鼠害防制规范,护航食品安全,助力餐饮服务升级
《DB43/T 3013-2024》规范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强化食品安全,旨在提升餐饮行业服务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餐饮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凸显,鼠害问题始终是餐饮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鼠害,确保食品安全,提高餐饮服务水平,我国最新发布了《DB43/T 3013-2024 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工作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实施意义以及具体措施。
规范的主要内容
《DB43/T 3013-2024 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工作规范》涵盖了以下关键方面:
- 鼠害防制原则:餐饮服务单位需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安全高效”的原则,将鼠害防制工作融入日常管理。
- 鼠害防制目标:通过综合防治措施,降低鼠密度,减少鼠害对餐饮服务场所的影响,确保食品安全。
- 鼠害防制措施:包括物理防制、化学防制、生物防制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
- 鼠害监测与报告:餐饮服务单位需建立鼠害监测制度,定期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 鼠害防制责任:明确餐饮服务单位、物业管理单位、相关部门在鼠害防制工作中的责任。
实施意义
实施《DB43/T 3013-2024 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工作规范》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保障食品安全:有效降低鼠害对食品的污染风险,防止疾病传播。
- 提升餐饮行业服务水平:规范鼠害防制工作,改善餐饮服务场所环境卫生,提高顾客满意度。
- 优化营商环境:解决鼠害问题,有助于餐饮企业更好地经营发展。
- 促进和谐:减少鼠害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构建和谐社区。
具体措施
为有效实施规范,以下措施需得到重视:
- 物理防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消除鼠类栖息地,如修补墙壁、门窗缝隙,设置防鼠网等。
- 化学防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合理使用鼠药,选择高效、低毒、环保的鼠药,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 生物防制:引入天敌、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措施,降低鼠害密度。
- 环境治理:加强餐饮服务场所的环境卫生管理,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地面干燥,消除鼠类生存条件。
- 鼠害监测与报告:定期开展鼠害监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鼠害防制工作落到实处。
《DB43/T 3013-2024 餐饮服务鼠害防制工作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餐饮行业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餐饮服务单位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切实做好鼠害防制工作,为我国餐饮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