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探讨

团体标准 601
《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研究》是一项针对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的解读和应用研究,该规程旨在提供科学的监测方法,帮助农业生产者有效防治番茄潜叶蛾,保障番茄产量和质量,研究内容包括规程的具体解读、监测技术方法介绍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评估。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进步,病虫害的防治已经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番茄潜叶蛾作为番茄作物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番茄的产量与品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有效遏制番茄潜叶蛾的爆发与扩散,我国出台了《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探讨,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探讨,2,技术规程,技术规范,第1张

《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概述

《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是我国专门针对番茄潜叶蛾监测而制定的技术规范,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番茄潜叶蛾的监测方法、监测指标、监测频率和监测记录等内容,旨在为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提供科学、系统的技术支持。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的解读

监测方法

《DB65/T 4818-2024》明确了番茄潜叶蛾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目测法:通过观察番茄叶片上的幼虫、卵和成虫,评估潜叶蛾的发生程度。
  2. 诱捕法:利用潜叶蛾对特定物质的吸引力,设置诱捕器进行监测。
  3. 生物监测法:利用潜叶蛾的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素进行监测。

监测指标

规程中规定了番茄潜叶蛾的监测指标,主要包括:

  1. 潜叶蛾卵、幼虫、成虫的数量。
  2. 潜叶蛾的发生面积。
  3. 潜叶蛾的危害程度。

监测频率

规程要求根据番茄潜叶蛾的发生规律,确定监测频率,一般而言,监测频率为每周一次,一旦发现潜叶蛾发生,应立即增加监测频率。

监测记录

规程要求对监测过程中的发现进行详细记录,包括监测时间、地点、监测方法、监测指标和防治措施等。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的应用研究

监测与预警

通过应用《DB65/T 4818-2024》中的监测技术规程,可以及时发现番茄潜叶蛾的发生,为防治工作提供预警。

防治效果评价

在番茄潜叶蛾防治过程中,应用该规程进行监测,可以评估防治措施的效果,为调整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防治技术优化

根据监测结果,优化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技术,如调整农药使用量、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等。

生态防治研究

结合生物监测法,研究番茄潜叶蛾的天敌、病原微生物等生态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实现绿色、环保的番茄生产。

《DB65/T 4818-2024 番茄潜叶蛾监测技术规程》为番茄潜叶蛾的监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监测方法、指标和频率,以提高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加强生态防治研究,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实现番茄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