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65/T 4813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DB65/T 4813-2024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小麦雪腐雪霉病的防治方法,规程强调以预防为主,结合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科学制定防治策略,降低病害发生风险,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
小麦雪腐雪霉病作为一种对小麦生产构成重大威胁的病害,近年来在我国小麦主产区频发,且危害程度逐年加剧,为了有效遏制该病害的扩散,确保小麦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技术规程》(DB65/T 4813-2024),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以期为小麦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技术规程》共分为八个章节,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 适用范围:明确了小麦雪腐雪霉病的防治原则、技术要求和具体措施。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举了规程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 术语和定义:对规程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明确。
- 防治原则:强调以预防为主,结合防治和绿色防控,实现可持续的病害管理。
- 防治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的技术细节,包括监测、药剂选择和防治方法等。
- 防治措施:具体介绍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多种防治手段。
- 安全注意事项:提醒种植者在防治过程中注意安全,确保人畜安全。
- 防治效果评价:规定了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效果的评价方法。
防治原则方面,规程提出以下要点:
-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监测、合理布局和选用抗病品种等措施,降低病害风险。
- 综合防治:采用农业、生物和化学等多种手段,构建多层次防治体系。
- 绿色防控: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减少环境污染。
防治技术要求则包括以下内容:
- 监测:建立监测体系,定期调查病情,及时掌握病情动态。
- 药剂选择: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治效果,选择适宜的药剂。
- 防治方法:采用喷雾、喷粉、熏蒸等方法,确保药剂均匀覆盖。
- 施药时间:根据病情发展和防治效果,确定施药时间。
防治措施方面,规程提出了以下策略:
-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选育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加强田间管理等。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降低病害发生。
-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进行喷雾、喷粉、熏蒸等防治。
安全注意事项提醒种植者:
- 严格遵守农药使用规定,确保人畜安全。
- 避免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施药,以防药效降低。
- 施药前后注意通风,防止农药中毒。
- 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农药,确保防治效果。
防治效果评价则包括以下步骤:
- 通过调查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生程度,评估防治效果。
- 根据防治效果,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
- 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为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雪腐雪霉病防治技术规程》为小麦种植者提供了全面的防治指导,遵循规程中的各项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有效控制小麦雪腐雪霉病的发生,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