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021-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射干应用解析
《DB14/T 3021-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深入解读了中药材加工技术,以射干为例,详细阐述了其加工流程、质量标准及注意事项,旨在提升中药材品质,保障用药安全。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技术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DB14/T 3021-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作为我国中药材产地加工领域的关键标准,对于规范中药材加工流程、提升中药材品质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射干为例,深入剖析该规程,旨在为中药材产地加工提供有益的参考。
射干简介
射干,又称射干草,是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射干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咳平喘等多种功效,常用于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咳嗽等症状,射干在我国分布广泛,主要产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区。
DB14/T 3021-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中药材产地加工的基本要求、加工流程、质量要求、包装、运输和储存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中药材、产地加工、加工工艺、质量标准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为规程的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基本要求
(1)产地加工场所:加工场所应具备必要的加工设施、设备,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2)加工人员:加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中药材加工知识和技能,并经过培训合格。
(3)原料要求:原料应新鲜、无霉变、无虫蛀,符合国家相关中药材质量标准。
加工流程
(1)选材:根据射干品种、产地、生长年限等因素,选择优质原料。
(2)清洗:用清水将原料洗净,去除杂质。
(3)切片:将洗净的原料切成规定厚度的片状。
(4)干燥:采用晒干、烘干等方法,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
(5)筛分:将干燥后的射干进行筛分,去除不合格品。
(6)包装:将合格的射干进行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质量要求
(1)外观:射干片应呈黄棕色,表面光滑,无霉变、无虫蛀。
(2)水分:射干片的水分含量应控制在8%-12%。
(3)总灰分:射干片的总灰分含量应控制在5%-8%。
(4)浸出物:射干片的浸出物含量应控制在15%-25%。
包装、运输和储存
(1)包装:射干片应采用防潮、防霉、防虫蛀的包装材料,包装规格应符合国家相关要求。
(2)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
(3)储存: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免光直射,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0-25℃。
DB14/T 3021-2024《中药材产地加工技术规程》对射干等中药材的产地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规定,有助于提高中药材加工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在实施规程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中药材加工质量,关注中药材加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提高中药材加工效率,为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