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889-2024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解析,助力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深入分析DB62/T 4889-2024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旨在提升我国园艺产业水平,规程详细阐述了红花麦李的培育技术,包括品种选择、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等,为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红花麦李,作为我国独树一帜的观赏植物,以其艳丽的花色、漫长的花期以及卓越的抗逆性而备受园艺爱好者的青睐,为了提升红花麦李的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我国特地制定了《DB62/T 4889-2024 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程,旨在为我国园艺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DB62/T 4889-2024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解析,助力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DB62/T 4889-2024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解析,助力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2,技术规程,高质量发展,第1张

《DB62/T 4889-2024 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概述

《DB62/T 4889-2024 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红花麦李育苗的省级地方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从品种选择、繁殖材料准备、播种、管理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显著提升红花麦李的繁殖效率与品质。

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的关键环节

品种选择

选择合适的品种是红花麦李育苗成功的第一步,根据规程要求,应挑选花色鲜艳、花期绵长、抗逆性强、生长势旺盛的品种,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实地考察等多种途径,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繁殖材料准备

繁殖材料主要包括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以及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扦插枝条,果实应在充分成熟后采集,枝条则需选择当年生、直径1至2厘米的健康枝条。

播种

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防病虫害的发生,播种通常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覆土厚度控制在2至3厘米,并保持土壤湿润。

管理

红花麦李幼苗生长期间,需加强管理,确保其健康成长,管理措施包括:

  1. 浇水: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或积水。
  2. 施肥:在幼苗生长期间,适时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促进其生长。
  3. 除草:及时清除苗床杂草,防止其与幼苗争夺养分。
  4.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幼苗,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病虫害防治

红花麦李育苗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病害等,针对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 物理防治:如使用黄板、蓝板等诱虫板诱杀蚜虫、红蜘蛛等。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3.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并严格按照规定剂量和方法进行防治。

《DB62/T 4889-2024 红花麦李育苗技术规程》为我国红花麦李的育苗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通过严格执行该规程,可以有效提升红花麦李的繁殖效率与品质,助力我国园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要求,为红花麦李产业的繁荣贡献力量。